并给孩子示范端碗的正确姿势。这样,既教给了孩子实践的方法,又使孩子树立了再次尝试端碗的信心,他(她)就会帮你将所有的饭碗一个一个全部端到饭桌上,并从此养成帮助妈妈端饭的好习惯。你们之间自然也就会很容易地形成一种非常良好的朋友关系了。
切记,当孩子有心做好事,却因为缺乏经验而出了错时,父母应首先肯定孩子的良好愿望和正确行为。要知道初次尝试做某件事时,没有一点儿过失是不可能的;即使大人也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做得非常完美,更何况年幼的孩子。当孩子想要做好事而失手出错时,父母亲要用鼓励的语气向孩子说明做此事时要注意什么,孩子会很乐意地接受,并树立再次尝试的信心。若是责备孩子,不仅会让孩子原本不安的情绪更加低落,还会使他失去尝试新鲜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养成畏缩不前的不良性格。有关这些,也请参见前述的话题21:正确对待孩子的失手或过错。
第二,不可以在孩子面前摆家长的架子。如果父母亲没有做好,或者做错了什么事,就一定要及时、郑重地向孩子道歉。家长们必须明白,向自己的孩子说一些诚恳的道歉话语不但不会有损你们作为父母亲的尊严,反而能够使孩子明白,在没有做好,或者做了错事的时候应该这么做。比如,做父亲的没有将事情做好时,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对不起,爸爸做得不好!爸爸保证以后会努力做好的,请你监督啊!”;如果做母亲的做了错事,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对不起,妈妈做错了,请你原谅!”
平等相待是做朋友的基础,做父母的必须明白这一点。相信,凡是能够这样做的家长,他们就一定能够与自己的孩子成为非常和谐友好的朋友;而且,他们的孩子也一定会成为做事严谨、勇于承担责任、知错就改、不断进步的,能够受到小朋友们、同学们、同事们爱戴的人,成为深受领导器重的,堪当社会重任的人。
第三,帮助孩子平稳渡过叛逆期。一些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会经过三个所谓的叛逆期,即2~3岁期间的宝宝叛逆期、6~8岁期间的儿童叛逆期、13~18岁期间的青春叛逆期。其中,所谓宝宝叛逆期的提法实在有点儿冤枉,只不过是因为2~3岁的孩子开始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识,不再是依偎在妈妈怀里百依百顺的乖宝宝了,家长觉得孩子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就给人家无辜地戴上了一个“叛逆”的帽子!所谓儿童叛逆期的孩子,实际上正好处于人们常说的“七岁八岁狗也嫌”的年龄,这么大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一切事物全都充满了好奇心,都想去试探一番,而且胆子特别大、特别倔强;所以,家长觉得这个年龄的孩子特别捣蛋、不听话,连狗都讨厌他。不过,这两个叛逆期孩子的表现和家长应该采取的对策,并不是这里所要论述的重点,有关内容在前文中都已经涉及到了。下面重点论述的是13~18岁期间的青春叛逆期。
与宝宝叛逆期和儿童叛逆期相比,青春期的叛逆分量最重,对孩子的影响也最深。当然,作为家长也无须过分紧张,因为绝大多数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所谓的叛逆表现都不太明显,父母亲只是觉得孩子不像以前那么活泼好动了,不太愿意与外人交流,放学后总喜欢待在家里,偶尔还会与父母顶几句嘴。但有少数孩子的叛逆行为则会比较强烈一些,表现为长时间沉默不语,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也不爱运动;在家里与家长对抗,在学校与老师对抗;抵触上学,甚至还会与同学发生过激性行为等。还有一种孩子的青春期有着不露声色的叛逆,表面上很听话,但实际上在内心里却有着自己的“小天小地”。这种隐性叛逆行为更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因为这种情况如果持续时间太长的话,严重时会导致孩子出现精神障碍性疾病,比如:强迫症、抑郁症等。
小主,
当前,各国的心理学家们都特别重视青春叛逆期的研究,他们认为,孩子在青春期很容易出事,比如:由于追求虚荣走上不正当的道路、为了摆脱父母的约束而离家出走、一时失去理智发生暴力犯罪、抑郁自杀……因此,作为家长,需要更多地信任和关心这一成长阶段的孩子,要更多地与他(她)进行思想沟通,力求找到共同语言,让孩子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说出来。遇到问题时要多鼓励孩子,并认真听取和考虑孩子那不够成熟的见解,尽量不要与其发生正面抵触。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烦恼和孩子说说,让孩子认为自己也是可以被依靠的。此外,还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节假日带孩子一起出游,一起走亲访友……这些有进有退的可操作性措施,对于缓解孩子的青春期压抑是很有好处的。
对于叛逆行为比较强烈的孩子,家长要及早了解孩子的状态。如果孩子拒绝上学、对什么事情都有些抵触情绪,家长要花时间陪伴孩子,及时进行沟通,但也不要强迫他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以免弄巧成拙。
总之,孩子在青春期出现一些叛逆现象是很正常的事情,做父母的大可不必过分惊慌。只要根据孩子叛逆现象的轻重缓急等具体情况,多关心孩子,并辅以上述措施,就可以帮助孩子平稳渡过叛逆期。
第四,永远与孩子做最知心的朋友。如前所述,父母亲与自己的孩子之间,最理想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一种无话不谈的朋友式关系。在平等、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可以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健康成长;而在培育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亲自己也在持续不断地提高和完善着自己。也就是说,亲子之间应该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良性互动的关系。在这样的一种良性互动中,父母和孩子都是非常愉快的。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父母亲尚未感觉到时间有多么漫长时,猛然间会发现孩子已经长大了,个头比自己还高,力气也在见长,而且越来越懂事了。偶尔一起出门办事,他(她)会主动照应妈妈过马路,帮助爸爸提行李……
此时,父母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当孩子年满18岁以后,他(她)就是一个成年人了。他(她)早已不再是稚嫩的孩童,也告别了法律意义上的“未成年人”。移去庇护的大伞,放开桎梏的手脚,他(她)将张开强健的双翼,翱翔在广阔的蓝天之中。此时的孩子或者即将进入大学继续深造,或者在社会某个行业就业开始自食其力。尽管他(她)仍然还是家里的孩子,但对于父母亲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已经结束了。
我国有一句老话说:父母亲对儿女操不完的心。这固然体现的是一种人之常情,但事实上,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来说,他(她)并不喜欢总是生活在父母亲的庇护和关照之下。除了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大事,比如说:是否准备继续深造、工作方面的调整或调动,以及婚恋,等等,仍然还希望征求和听取父母亲的意见之外,他(她)更多的是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父母亲对此不应该感到失落,而要为孩子有能力自立于社会,开始走自己的人生之路感到由衷的欣慰。要知道,有的时候,父母亲对已成年儿女在生活和工作方面过多的干涉,反而会使孩子感到很累。
因此,在孩子成人之后,父母亲应以多欣赏,少干涉为原则,继续与孩子做最知心的朋友。在孩子今后漫长的工作和生活道路上,父母亲不妨以自己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充当孩子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参谋,必要的时候给以鼓励、提醒、支持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还有一条也很重要,那就是当孩子成人离家之后,“空巢”中的父母一定要关注自己的健康,过好自己的生活,以尽量地少给孩子增加负担,让他(她)放心地做自己的事业,过自己的日子。至于当前社会上大量存在的所谓“肯老”现象,我深信,只要父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足了功课,这种情况一定不会出现的。你们的孩子一定会是一个有进取能力、有生活能力、有责任心,并且懂得感恩的,大写的“人”!
后记
一个稚嫩的小生命从呱呱坠地开始就置身于父母亲人的百般呵护之下,那可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吃、喝、拉、撒、睡,照顾得无微不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稚嫩的小东西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慢慢长大了,本事也越来越大,学会翻身、学会坐、学会爬……越来越让人操心;但是,父母亲完全没有必要怕危险就不让孩子爬来爬去,把孩子限制在床上或小车里,在注意保护的情况下要尽量地让孩子多学本事;也不要总是将孩子抱在怀里,而是要让他(她)多与大自然接触,多做户外活动。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儿以后,父母亲不可以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要尽量地放手让他(她)自己去做,这样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健全的人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孩子的日益长大,他(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意识会越来越明显。长到四岁左右的时候,他(她)已经不再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