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其实有些托大,毕竟时代已然变了,陆知白也不敢笃定往后一定不会再有大案发生。
但此刻,他必须心怀这般信心。
倘若他也如这些官员一样,整日战战兢兢,那户部当真是什么事都做不成了。
那位年长的郎中,眉头紧皱,沉思良久,而后拱手说道:“侍郎的意思,咱们都明白。
做事确实应当凭良心,有些粮长牵涉并不太深,不应当抄没他们的家产。然而,此事棘手之处在于,这么多粮长,该如何一一分辨清楚呢?”
实际上,他们来到户部之后,便已发现保险和国债业务,因其涉及钱财,需要强有力的监管,单单是文书工作,就有巨大压力。
这些,陆知白自然也清楚。
他背负双手,身姿挺拔,神色平静地说道:“是啊,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固然能省去诸多麻烦,可也无法享受细致处理带来的好处。
细致处理,一方面能够锻炼官吏处事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赢得民间的信任。做事情要重视成长性,总不能一年是这样,十年了还是这样吧……”
众人一时静默无声。
片刻后,陆知白轻叹一声:
“罢了,不再多说。我心意已决,为了大明的未来,不能如此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
他的学生们都还年轻,朝气蓬勃,天不怕地不怕的。甚至压根没有想到背后牵扯的一些东西。
这段时间,户部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他们成就感满满。
于是,纷纷表态,愿意追随恩师!
户部的中上层官员,见此情形,倒也没有强行劝阻,选择了顺势而为。
反正也不需要他们去出头。
陆知白见状,说道:“既然如此,那大家就一同商量出一个章程,想想如何把简单高效得,把各部分国债梳理明白。”
众人便各抒己见。
最终,得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但这方案,首先得得到朱元璋的赞同;
另外,想要把此事办妥,还得对接刑部等部门,否则又怎么知晓谁犯了多严重的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