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大明开国皇帝得了天下后,最先处理掉的,可就是那些功臣。”郑芝彪幽幽的补刀。
言下之意,他们郑家果真帮皇太极去夺了天下,不仅可能拿不到想要的,很可能还会遭到清算。
毕竟,身为天子,岂能容忍一个家族的势力威胁到朝廷呢?
郑彩沉吟良久,终究没有说话,郑芝龙纠结了一会儿,终于道:
“他们不是要打起来了吗?正好,且再观望观望吧!”
……
崇祯十四年五月初十,北京城。
户部太仓外,一排排的马车结队,一直从胡同里延伸到胡同外,力夫扛着一袋袋米粮,堆放到马车之上。
其他的几个仓库外,也是一番忙乱的情景,户部的官员指挥调度着,军服、铺盖、军帐等等皆被搬了出来。
工部和兵部衙门同样忙碌,因为再过几天,大军就要出征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自打朝廷得知建虏的大举动之后,朝中的所有官员都明白,战争不可避免。
当崇祯皇帝在朝会上言及此事时,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出言反对的。
自崇祯皇帝登基以来,历次大战,朝中的意见都从未达到过完全统一。
可是这一次,满朝文武群情激奋。
开战!开战!还是开战!
与建虏决战,收复失地的气氛在朝中蔓延。
历经两年的恢复,如今的大明朝廷不仅解决了财政危机,在新作物的加持之下,粮食危机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朝堂经历张世康血腥清除之后,行政效率也得到极大提高。
近卫军、虎贲军自打财政得到缓解后,操练频率一直都在提高,军械供给也在逐渐的更新换代。
尤其是制造总局的各大工坊开始投产之后,遂发式火枪的换装得到极大提升,如今虎贲军也已经有将近一半都换上了新式火枪。
五天前,朝廷向小弗朗机人订购的三百门铜炮,终于经陆路又过运河艰难抵达京城。
其实若用海运,反倒能更快一些,但朝廷考虑到与郑家的关系,最终还是选了笨方法,这一度让崇祯皇帝格外窝火。
这三百门铜炮里,有两百门十八磅炮将直接运往天津军港,以对大明现有水师火炮进行换装。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