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主持这场会议的正是蔡先生,甚至他在这场反革命政变中提供了大量名单。
在他看来,或许清党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个党派想要做实事,必定要清党。
清党死人是无法避免的,死人,干什么事都要死人,不死人干不成事。
他最多没想到常申会搞的这么严重。
但是后来他便发现,自己支持错人了,现在的常申根本没之前的劲头了,对外一直采取不抵抗政策。
这件事情气的蔡先生大骂,他拼着晚节不保,把多年的的名声丢出去保你,但你竟然如此不给力。
在蔡先生最后几年人生,一直都在反常申和抗日。
有人说,他也陷入了历史的局限性。
或许,在哪个昏天暗地的年代,根本看不到曙光,只有摸索,不停的摸索,以求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如果真的把他类比成一个具体的形容词,我比较赞同,他是那个时期的卫宫切嗣。
一切为了复兴,不管这把刀对准的是谁,是敌人,是好友,甚至是他自己,他都会毫不犹豫的捅上去。
(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一直不认为清党是错误的,甚至那句攘外必先安内一样正确,但是这种事情处在不同时代就是不同结果。
如果他真的给力,直接把倭国打跑,然后统一龙国,最后再让龙国富强,谁也不会说什么,但你既做了这件事情,还没把其他事情做好,那一切责任就是你的了。
总结,常申不至于过大于过,但绝对是功不抵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