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津和孟津,都是大河非常重要的渡口。
此时此刻,不知道多少民夫劳役,顶着风雪在渡口来来往往,奔波忙碌。
黄河与长江不同。
黄河从来就无法和长江一样,成为阻挡军事行动的障碍。
一方面是因为黄河在冬季的时候,多个地段都容易结冰,可以踏冰而过,另外一方面是因为黄河水经常泛滥改道,导致黄河的河床不确定,深度和流速都可能会发生改变。
在古代基本上就没听闻说黄河可以阻挡大军多久,毕竟敌人最终都可以找到办法突破。
比如现在的曹军。
一队队的曹军兵卒队列正在浮桥上列队过河。
在上游结冰之后,大河的水位下降了很多,原本宽阔的河面,现在不仅是缩小了,而且还在河中心露出了泥州来,在风雪交加之下很快硬结。
这就给与了曹军快速架设浮桥的便利条件。
只要能豁出人命和木料。
周边的山头上,都是曹军的部队。
在更远处,是一排排的辎重车圈起来的车阵,随时准备出发。
曹操这一方,最终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
在对于关中,尤其是对于潼关无法速克的情况下,曹操最终采取了郭嘉的策略,转战河东。
从风陵渡到陕津,小平津,孟津一条线上,在大河水位高的情况下是比较难以直接渡河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风陵渡开始有了大量的流冰,而且在岸边的冰面也渐渐往河中心延伸。
虽然说不清楚最终会不会结冰,也不知道在风陵渡的冰面就算是凝结了,能不能支撑人马践踏,但是可以肯定一点的就是河东龙门渡以及周边的河面,肯定是冰封了。
所以如果能拿下河东,无疑就等同于打开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通道。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之前不全面攻打河东呢?
这个问题不是很简单么?
之前还不是冬季,怎么打?
『快速前进!』
曹休在道路一旁,敦促着兵卒向前。
渡过大河之后,曹操的号令就传到了曹休这里,他必须尽快拿下轵关,打通这一条从大河各个渡口通过中条山往河东的重要通道。
曹休心中发沉。
因为原本执行这个命令的,应该是夏侯渊。
可是现在……
曹操既然将命令交到了他手里,那么也就说明其实曹操自己也多半明白了夏侯渊可能是凶多吉少。
虽然说每一个上了战场的人,心中都明白自己的脑袋是挂在裤腰带上的,说掉就掉,可是不管是谁,都会想着自己是能够多活几天,几个月,几年,几十年的……
谁都不想死。
曹休抛开这些繁杂的情绪,将注意力就集中在当下的任务上来。
他是先锋官。
必须先打通轵关,然后攻占整个的轵关道。
然后占据王屋山有利位置,配合曹洪的行动。
为了确保行动的迅速,曹军不仅是准备了大量的辎重,粮草,御寒衣物,甚至还给每一个曹军兵卒单独多配备了一名劳役,就是为了让曹军兵卒在作战的时候,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来。
额外的配给,代表了额外的期盼,也自然有额外的压力。
路途上不时有哨骑从前方返回,曹休也不再隐藏行踪。
他们必须快速赶往作战区,争取尽快的打通轵关道,为攻取河东,以及下一步进攻关中做好准备。为了配合这一次的军事行动,曹操严令河内,河洛两地几乎所有的百姓全数都征发出来,给曹休以及其他曹军渡河提供便利。
当然,得益于曹操此举,河内和河洛明年,哦,不,今年的收成一定是非常的『好看』……
在前方的斥候赶回来禀报,在轵关上的守军大概是八百多人,不会超过一千人。但是他怀疑可能会有援军,如果曹军行动不迅速的话,那么将要面对的可能就不仅仅是一千了。
曹休点头,表示知道了。
就像是曹军斥候在和骠骑斥候的对抗当中不断成长了一样,曹休也在战争当中成为了更加谨慎的将领。
在历史上曹休在面对纵横沙场有赫赫威名的张三爷的时候,不仅没有畏惧,反而抓住了张三爷的破绽,一举捏着三爷的蛋蛋,如果不是刘老大亲自上阵,那么张老三就成为了曹休威名的垫脚石。几乎就可以算是出场就是高光,在曹氏二代目的若头众当中也算是独占鳌头,不过人的起点高了,未必是好事,曹休后期就表现得比较刚愎,最后也死在了狂傲上。
而现在么,曹休被斐潜手下大将轮番教育,实战指导,对于这个原本就聪慧的曹氏将领来说,无疑是在刀口上的修行,以生命在学习,怎么可能不成长?
曹休其实很喜欢这一次的作战方略。
因为不需要再等待,也不需要再掩饰,也没有七七八八的糟心事情,只需要一心一意的进攻,作战。
简单而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