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5章 颠倒黑白

诡三国 马月猴年 2778 字 1个月前

郗虑絮絮叨叨,将那些内容重新复述了一遍,然后再加上了一些细微的,不是那么重要的罪名,比如什么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掖等等,最后结论就是孔融是一个潜藏在大汉朝廷之中的大叛贼,是郗虑和御史台的同仁在各种蛛丝马迹当中抓出了这样一个对于大汉毫无忠诚,思想崩塌,信念全无,丧失原则,大搞小团体,小集体,和狂傲之人诋毁朝政,不忠不孝,为官不廉,亲清不分,贪欲膨胀,以权谋私,不抓不能平民怨,不杀不能安社稷……

郗虑声泪俱下,禀陛下,臣得皇恩浩荡,忝为御史之长,却未曾想到孔氏胆大妄为,无视王法,悍然拒捕,击伤击亡多位朝廷官吏,实乃罪大恶极啊!陛下!

刘协听了不由得嘴角微微抽了一下,什么就叫做罪大恶极啊陛下,听起来就像是刘协自己是罪大恶极的一般……

虽然说刘协心中多少也有了一些准备,但是听到郗虑这么干脆的就孔融说得一文不值,穷凶极恶,罪无可赦,不免也是有些感慨。

而在郗虑的话音落下,就看见了郎中令,军师祭酒路粹出列,向刘协禀报道:陛下!孔文举事实大恶不赦!诸般罪行,实在是让臣怒不可及!臣要弹劾以孔文举为首的一众孔氏之人,总计九项罪名!罪罪当诛!

听到了路粹的话,刘协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瞄了曹操一眼,神色凝重起来,缓缓的说道:哦?九项大罪?罪罪当诛?且奏来!

孔文举罪一,贪污!据臣于北海彻查档桉,发现孔文举于北海为官以来,贪墨财物,挪用公款,虚报数目,合计贪墨不下五百万钱!其中,又有假借灾,乱之事,断绝朝堂赋税,挪为他用,数目庞大,逾千万钱!

孔文举罪二,结党!据臣所查,孔文举以孔子后裔自诩,利用其名望,大肆招揽亡命之徒,纠集狂妄之辈,收买朝廷官员,示好地方大吏,如今已是在乡野自成一党!其中,更有勾连关中,南下江东,可谓所谋甚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孔文举罪三,不忠不孝!孔文举……

够了!

就在路粹还想要继续念下去的时候,便是被刘协突然打断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孔融真的就是谋逆?真的就是不忠不孝?

若是仅仅看郗虑和路粹举证的这些,孔融便是一个罪大恶极,居心叵测的大逆之徒!

可如果是更全面一点的去看问题呢?

只是可惜,很多人都只是愿意看到他所想要看到的东西,他们不愿意看到全部的事实,甚至还会去辱骂那个让他们看到了真相的人,是因为揭开了黑幕的人心黑,所以才看到了黑幕。否则一般人怎么都没看到呢?

为什么别人都没事,偏偏你有这么多事?

为什么大家都可以,偏偏你就不可以呢?

与资本共情的,未必只在个别时候。

刘协看着郗虑,又转头看了看路粹,沉声说道:郗御史,路祭酒,你等二人弹劾孔文举,可有详实罪证?若是有罪证,又都是从何而来?

郗虑低头回答道:臣身为朝廷御史,为陛下效忠,为朝廷负责,自然不敢无的放失,臣弹劾孔文举罪名确凿,皆有御史台上下调查,以及北海涉桉官员招供,经过反复查证,绝不可能有假!

路粹也说道:臣举罪名,条条属实!

刘协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孔文举如此弥天大罪,皆由你二人审问而得了?

郗虑和路粹对视了一眼,自然也是不好否认,也不可能否认了,便是齐声应是。

刘协点了点头,忽然一拍宝座扶手,沉声说道:若是如二位爱卿所言,如此逆贼,为何能持续作恶这么多时间?!难不成这一段时间之内,各地大吏,朝廷九卿都是摆设么?!为何无人清查,直至郗御史,路祭酒二位爱卿才能揭开此事?其中可有朝廷官吏阻扰,可有尚书台政令不明之处?!查!此事必然大有蹊跷!继续彻查!

大殿之中,群臣顿时脸色一变。

看别人的山头起火,不管是觉得可怜可叹,还是幸灾乐祸,都是和自己有些距离的,但若是现在一把火要烧到了自家头上……

陛下……

郗虑一看苗头不对,便是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刘协一甩袖子,如此谋逆之辈,如今便是大汉之害,若不是爱卿彻查,又是如何能使得社稷安稳?查!继续彻查!朕就不信,仅凭孔文举一介书生,就能纠集如此众多凶徒!兵器甲胃又是来源于何处?金鼓旗角又是得于何方?!青州可否有贼人与其勾连?!颍川是否有内贼暗通气息?!郗爱卿!路祭酒!诗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此事就交待给二位爱卿了!绝不可就此而停止!当彻查谋逆,以绝后患!朕累了!今日便是先到这里罢,退朝!

说完,刘协站起身,甩了袖子就走。

百官无奈,不管是怎样的心思,也就只能是在黄门宦官的尖嗓子里面低头而拜……

……=╮(╯▽╰)╭b……

大汉三四百年之间,士族子弟进入仕途之后,从中层想要往高层爬的时候,升迁的途径其实和其后的封建王朝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首先是要进入对于朝廷的政策要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对于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对于朝廷的派系和人物之间的关连有一个整体上的认知,这就使得至少要达到侍中、监察御史,或是九卿之下的一些重要官职,甚至是三公之下的某曹之后,才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晋升点。

然后,再外放到地方,担任某地的太守,重要大县,封国,并在不同的州郡之内调任两三次,如此才能积累到足够的资历、经验与人脉,这是第二步。

接着,若是官员在担任地方大吏期间政绩足够出色,在朝中的靠山也足够硬朗,则是重新重新回中央,在资历、手段、能力,运气皆是足够的情况下,更是可以更进一步,成为朝中重要人物,位列三公,从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