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拍摄记录片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2445 字 2个月前

4355年(公元1658年),十月十六日。

唐国长安,京城电影制片厂制片主任秦瑶拿着上级领导发来的电报。

她对摄影师张散说道:“小张,咱们的假期又泡汤了。”

秦瑶只是无奈的吐槽,她这个工作就是劳碌命。

她一介女子,以二十二岁的年纪,就拿下京城电影制片厂的制片主任一职。

虽说是负责纪录片,没有多少的权力,还要全世界到处跑。

她的同事,有人在南阳地区拍猴子、有人在南极拍企鹅、有人在医院拍解剖。

她专门拍人文纪录片,已经是很好的差事。

她这么年轻,就能走到京城电影制片厂的中层,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

她还是《炎黄日报》第一任总编辑、帝国礼部第一任女侍郎,周铃音的女儿。

她家族在帝国传媒领域,有太多的人脉资源,让她做事一项是事半功倍。

秦瑶让人把唐王苏晟登基加冕的纪录片胶卷,加急带回帝国保存。

她派人前往唐国礼部申请纪录片的拍摄许可。

她与其余人,来到酒店之中,商议怎么拍摄纪录片。

他们讨论到深夜,这才确定基本的拍摄架构。

秦瑶大手一挥说道:“纪录片在影院,一般都是一部电影的添头,买其他电影门票,送纪录片电影票。

我们为了防止观众起身就走,纪录片连看都不看。

必须要拍摄吸引观众的纪录片。”

秦瑶有句话没有说出口,帝国拿出资金拍摄纪录片。

就是为了宣传让百姓了解的知识,引导百姓的想法。

纪录片拍的都不吸引人,没有观众愿意看,怎么能引导百姓的思想,这件事就做砸了。

秦瑶一锤定音的说道:“哪种最吸引人,当然是真实。

纪录片要拍的真实,但也不用追求太过真实。

我们要拍各个藩属国不同的群体,但要抓住典型,拍摄最成功的那个人。

我会动用自己的关系,联系帝国各家报纸,驻派到各国的人员,向他们寻求典型人物。”

………………………………

秦瑶看着唐国礼部派来的随行人员。

这些人名义上给他们打下手,实际上除了想要学习拍摄技术之外,还有监视他们的目的。

还好秦瑶的目的只是拍摄纪录片,没有其他的目的,不怕这些人的监视。

长安附近的大王镇,这个地方的原名已经随着唐国的成立消失,现在之所以是这个命名,这里的移民大部分姓王。

大王镇的镇长田大毛来到即将接受采访的本地大户王铁牛家里。

他看到躺在摇摇椅上,旁边有两个黑头发蓝眼睛的夷婆子,正喂着新鲜的黄瓜。

王铁牛看到镇长田大毛到来,他立刻起身相迎。

“田镇长,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来我这里。

朝廷都已经发下公文,田税和杂费那是要明年秋收之后才交。

购买土地的费用,我已经交给官府。

田镇长不用经常来我家里催费,我会按照朝廷的政策,按时交田税。”

王铁牛知道田镇长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催征田税。

在即将入冬之时催收田税,这完全是因为他的原因。

他只是运气好,谁知道随便买三千亩地,那就买到长安边上。

在长安边上,谁还种粮食?

随便种一些果蔬,卖到城里,必定会发大财。

他通过战友的关系,学到了帝国一直在推广的玻璃温室大棚。

建造玻璃温室大棚的成本较高,但他能够承担这个成本。

温室大棚建起来,试种黄瓜获得成功。

他现在日入数百两银币,王铁牛也被温室大棚的收益震惊了。

他获得这份收益,镇上就想让他交田税。

他趁着政策不完善,以秋收没到为借口,拒绝交田税。

他要交的田税,哪怕不用于扩产,只是放在银行里,每年的利息都高达数千两银币。

田大毛镇长看到王铁牛警惕的眼神。

他笑着说道:“铁牛,我今日不是来催交田税。

你的事迹被帝国的记者知晓,他们即将来采访你,要拍什么纪录片。

我不知道什么是纪录片,但我知道记者的能量。

他写出来的东西,唐王都可能看到。

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要考虑清楚。”

王铁牛只是跟随帝国前来欧洲作战的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