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孝字号文书

明朝的制度大体承袭汉唐,虽然西汉时期一度提倡短丧,汉文帝甚至曾下令葬后服大功十五日、小功十四日、樟七日,然后除服。

不过到了东汉时期,服丧三年已经成为定制。

到了唐朝,服丧三年已经成为一种强制手段,在《唐律·职制律》中就有记载,“诸闻父母若夫之丧,匿不举哀者,流二千里。

丧制未终,释服从吉,若忘哀作乐,徒三年”,“父母之丧,法合二十七月,二十五月内是正丧,若释服求仕,即当不孝,合徒三年”。

不过明初官员紧缺,虽然朱元璋延续了之前的丁忧制度,丁忧时限依然为27个月,不过在服丧范围上,他规定“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忧外,其余期年服制不许奔丧”。

至于原因,朱元璋解释说“祖父母、伯叔、兄弟皆系期年服,若俱令奔丧守制,或一人连遭五六期丧,或道路数千里,则居官日少,更易繁数,旷官废事”。

说白了,就是官员频繁奔丧守制导致无人处理政务了。

这也就为之后的“夺情”打开了一道口子,朱元璋推崇的思想与汉唐时期一致,他们都把“孝”放在“忠”前,希望通过“孝”来强化“忠”,进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朱元璋对丁忧的审批比较看重,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所有在外为官的人听说父母去世后,必须等朝廷向原籍发文核查后才能返乡奔丧。

如此一来便会出现一个问题,古代通信手段比较落后,这么一来二回,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等官员到家,可能葬礼都已经结束了,根本来不及送父母最后一程。

针对这个问题,洪武八年,时任北平按察司佥事吕本提议,“官吏若遇亲丧,许令其家属陈于官,移文任所,令其奔讣,然后核实”。

换言之,官员父母去世后,家属直接通过当地官员上报朝廷,如此便减少了来回询问核查的环节。

朱元璋听了以后,感觉很有道理,便同意了吕本的提议。

通过此举,使明朝的丁忧程序得到极大简化,省去了朝廷与官员籍贯之间反复核查的时间。

朱元璋对明朝的政治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丁忧制度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调整。

根据《明会典·丁忧》规定,所有京官必须通过吏部领取内府开具的孝字号勘合文书,而地方官员则须通过当地吏部下属相关管理机构开具“引文”。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勘合文件”还是“引文”,都还有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丁忧结束后,作为朝廷起复官员的一个凭证。

所以,对官员丁忧另一个很重要的衙门——吏部也凸显出来。

只不过此时的吏部尚书张翰已经在家中“休养”,户部尚书王国光移部暂摄吏部大印,所以被其他人都疏忽了他的重要性。

此时已经惊动京城官场的这件大事儿,自然也传进了张翰耳中。

张翰想不想致仕回乡养老,答案显而易见,不过他得罪了张居正,虽然两人此前关系还不错。

此时,张翰就坐在书房里,面前是一张早就写好的致仕奏疏。

本来他是打算等两天就递进宫里去的,可现在张居正眼看着就要回乡丁忧,阻止他继续位列朝堂的人已经要先一步离开,他不可能不动心。

这份奏疏递出去,可就真的再难回头了。

张翰多少有些不甘心,吏部尚书,也算是半只脚踏进内阁的。

就是因为和张四维争夺入阁名额,在张居正明确表态支持张四维后,他才和张居正之间闹起了矛盾。

想想他为张居正做的事儿还少吗?

之前,他可都是以张居正马首是瞻,结果换来的是这个结果。

“老爷,打听清楚了。”

就在这是,门外响起管家的声音。

“进来说。”

张翰开口说道。

门“吱嘎”一声推开,管家走了进来,很快就到了张翰面前,躬身肃立。

“说吧。”

张翰开口道。

“魏次辅的票拟并没有明确态度,而是请皇帝圣裁。”

“什么?”

张翰听到管家的话,失声叫道。

“老爷,魏次辅.........”

就在管家以为老爷没有听清楚,打算再说一遍的时候,却被张翰直接摆手打断。

虽然惊讶,但他还是瞬间理解了魏广德这么票拟的原由。

这种事儿,他不管怎么票拟,其实都不稳妥。

反倒是把选择权送到宫里,才能体现出他身为次辅没有觊觎首辅宝座的意思,让人觉得他不贪恋首辅的权利。

“还有其他消息吗?”

张翰随即又开口问道。

“外面除了因为李幼滋李侍郎的奏疏议论纷纷外,还有传言说要张首辅留任,其实是宫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