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娃见状喜滋滋地收起三枚铜板,就着咸菜几口就喝掉了那碗稀饭。

随后洗了碗,又扫净了家中的灰尘,去后院喂了鸡鸭,里里外外忙活了一上午。

等到他忙完抬头一看,太阳早已经升到了正中间。

于是又自己随便弄了点午饭吃了,便揣着三枚铜板开开心心的出了门。

呆娃出了溪口村,往东顺着山路走了大约一个时辰便到了槐溪镇上。

槐溪镇是个小镇,说是镇子,其实也就是一条青石街道,两旁零零散散地建了几十栋木头房子,中间夹杂着十来户商铺酒楼。

呆娃时刻惦记着给二哥打酒的事情,一进槐溪镇便直奔镇上唯一的米酒铺子去了。

米酒铺子的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天天搬了条竹椅坐在店门口,日复一日,看着街上的人来了又去,也不知在看些什么。

呆娃因为时常替二哥打酒的缘故,早就成了这家店里的常客。

因此那老板隔老远看见拿着个酒葫芦的呆娃便知道有生意上门,喜笑颜开地站起了身。

“呆娃子,又来替你二哥打酒了?”

呆娃递上装酒的葫芦,想到待会还能去买个糖葫芦吃,心里甜滋滋的。

“是啊,还是同之前一样,打两个铜板。”

老板十分熟练地接过呆娃递上来的空葫芦,起身回到了酒铺中,片刻后当他再次出门之时,葫芦里便多了满满一壶米酒了。

呆娃接过葫芦,道了声谢,付完钱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冲着不远处卖糖葫芦的小摊跑去。

谁知跑了一半,一个衣衫褴褛,破衣烂衫的乞丐却突然从一旁的巷子里钻了出来,拦在了呆娃身前,并神秘兮兮地从怀里掏出本破旧书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