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算下来,明年,农机修配厂一年的利润就可以达到一机厂两倍的水准了。
这成绩,县委的某些人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
如今的农机修配厂就是一个妥妥的下金蛋母鸡。
从一个濒临倒闭,工资拖欠的小厂,到如今总资产突破四百万,一年利润达到近百万的恐怖县级大型国营厂,这中间,仅仅只差一个“贺卫国”。
可想而知,不管是廖国安这边的人也好,还是反对廖国安的人也罢,他们迫切希望贺卫国能够站在他们这边。
也是,在他们看来,一个贺卫国,不亚于县里边的纳税“定海神针”,只要有他的存在,县里边的税收,他一个人就能缴纳五分之一。
这纳税的量,就算是反对者,也不敢过分逼迫他。
万一贺卫国因此不满直接离开沅水县,去其他地方发展,那说来说去,都将是沅水县自己的损失。
所以,当他们获悉贺卫国去了羊城考察时,他们都有点担心,贺卫国会不会把重心转移到羊城去。
如果真是这样,那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尽快见到贺卫国,与其好好谈一谈,最好是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支持与纳税上最大优惠。
可是,对于这些“惦记”他的人,此时此刻,贺卫国根本不知道。
这会的他,仍旧还在羊城这边。
直到一周后,已然进入一九八三年,他从刘军发来转述电报当中获悉,沅水县的“官场”已经基本尘埃落定之后,他这才开始从羊城那边返回省城。
之后没过多久,他便悄然回了沅水县。
回来之后,他惊奇的发现,他熟悉的廖国安不仅成了县长,就连张宝莱也升官了,他被调去银城地委当公安局局长去了。
甚至就连他的小舅子李建功,也有消息称,明年要被提拔为商业局的副职。
很显然,前者可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但后者,应该有些联系。
而这些,贺卫国并未去深究,反倒是另外一件事,他开始逐步重视起来。
县委决定,将一机厂与农机厂合并,整合资产与相关人员,并打算剥离一部分产业,成立沅水县机械制造厂。
这其中就包括了对农机修配厂的资产与职工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