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市政法委书记是副厅级的干部,而且更是市委常委,但是赵立冬的贪得无厌早就让建工集团的一众人心生厌恶了。
在很多时候,陈泰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摇钱树,而且是免费的摇钱树,只要赵立冬需要,他就得屁颠屁颠的“爆金币”,然后得到一张“大饼”。
这么多年来,不只是陈泰,包括建工集团内部的一些高层都有这样的想法,“跟着冬哥混,三天饿九顿。”
一个政法委书记在城市基建方面是插不上话的,因为这属于市政府的工作范畴,但是之前的住建部门对方领导跟赵立冬是老相识了,而且行政级别在那里。
只要他打个招呼,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项目让建工集团做。
但是时过境迁,责任制的明确划分之后很多部门大换血,最重要的是赵立冬也用不着他们了,没了领导的支持,京海很多在之前被建工集团压的起不来的公司也都如同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冒出了头。
以前一家独大的局面消失不见了,现在是百家争鸣的时代。
虽然赵立冬不帮忙了,但是以前谈好的东西都是不能变的,比如建工集团每年需要拿出来多少利润作为活动资金,缴纳给赵立冬个人。
所以他们现在比较迫切的需要一个新的靠山,省委省政府的公开条文都已经说明了,京海市的改造工程是巨大的,这其中的利润更是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作为一个依靠房地产项目和土木工程发家致富的企业,作为企业掌舵人的陈泰清楚的知道,当下必须要在这时代洪流所造就的大锅里吃饭,而且要多吃,多拿。
这一切的基础都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靠山,需要一个在市政府,在城市改造工程中有举足轻重的角色,有足够的话语权才行。
思前想后,只有两个人合适,一个是已经当上京海市的代市长,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的张玉凯。
另一个就是京海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刘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