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似水,逝者如斯矣。天地悠悠,光阴飞驰,世事无常难以预计。
道生万物无常,春秋更替匆忙。且守内心清静,任它岁月沧桑。
“咚!”只见清明老道猛地挑起眉毛,圆睁双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一旁的书,朝着王一帆的头狠狠砸了下去。王一帆“哎呀”痛叫一声,双手如闪电般迅速捂住脑袋,眉头紧紧皱起,眼睛瞪得像铜铃,佯装恼怒地冲老道喊道:“哎哟喂,我的亲师祖爷哟!您怎么又打我头。都跟您说过多少遍了,小孩子的头不能打,会变笨的!我要是变笨了,以后可没人陪您斗嘴解闷啦!您这可真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啦!”说完嘴巴高高嘟起,能挂个油瓶儿,一脸的不满,气鼓鼓地 o( ̄ヘ ̄o#)
老道则是眯着眼,嘴角咧到了耳根,笑嘻嘻地走到王一帆坐的太师椅旁缓缓躺下,悠然自得地摇了起来。一边不紧不慢地扇着羽扇,一边摇头晃脑,眼神透着几分自得地说道:“老道我也跟你说了好多遍,小孩儿别那么暮气沉沉的。你瞧瞧我这样子多好啊!正如《道德经》所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且‘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咱们修道之人也该有此心境。又如‘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哈哈……”
王一帆翻了个大白眼,无奈地深深叹口气,脸上写满了郁闷,嘟囔着:“哼,您倒是逍遥自在,我这一天天的,无聊得都能数清楚身上有几根汗毛啦!您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不知饿汉饥’。知道啦!臭老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您呀,就该多学学这守静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看您还得好好参悟。别整天就知道拿书敲我的脑袋!”
“哈哈……咳咳!”老道仰头大笑,笑得肚子都疼了,接着又咳嗽几声,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手指着王一帆说道:“你这混小子,没大没小的。就你能说,小心哪天把舌头给累折咯!你这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啥都不怕’。”
王一帆双手抱在胸前,挑挑眉,嘴角上扬,一脸坏笑地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子喻心扉静,不问他人称。心境若能无为无求,又何必在乎他人如何称呼您呢?就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头子,您的心不静啦!嘻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您可别小瞧我这反驳。说不定哪天我就超过您,成为这道观的老大啦!那时候您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我也不怕!”眼睛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好小子,不错不错,三年了终于能回嘴了。”老道捋了捋胡须,眼中透着几分赞许,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不过啊,想超过我,你还嫩着呢!你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其实我早就能够回怼您老了,只不过小子怕您心境修为不够,被气着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这是让着您呐!”王一帆调皮地眨眨眼,脑袋一扬,一脸的得意,“说不定啊,是您偷偷看我的书,才学了这么几句来显摆!您这是‘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我可都知道!”
“哈哈哈哈哈哈……”一老一小相视而笑。
突然,一道身影从远处急驶而来,原来是张三丰最小的弟子莫声谷。
“师叔快随我去大殿,五哥回来了!”
清明老道大吃一惊??o?;?“什么翠山回来了,回来就好,声谷你慌慌张张的干什么?”
莫声谷深呼吸几次,平复一下翻腾的气血。对着清明老道“不止五哥,还有一个五嫂和一个侄儿。因为五哥他们最后是和金毛狮王谢逊一起消失的,所以现在其余六大派都派人来到武当山。逼问五哥他们说出谢逊的下落,二师兄让我来请你去大殿商议!”
一旁的王一帆为之一怔,心道倚天屠龙记的剧情正式开始了。
清明老道从太师椅蹭的一下站立起来,对着王一帆道:“悟帆,随我去大殿走一趟!”说完就让莫声谷抱着我,一起施展轻功向武当大殿飞去。
王一帆看着前面飞奔的老道,嘴巴嘴巴张得老大,一脸的不敢置信。一起生活了三年的老家伙居然是个高手,自己是一点都没有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