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师妃暄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尚秀芳,爽朗笑道:“尚大家客气了,王某不过是江湖中一介武夫,哪比得上尚大家才情绝世,一曲动四方。今日冒昧前来,想向大家借一个乐队,开一场演唱会,若有打扰之处,还望海涵。” 说罢,侧身示意身旁的小瞳。

小瞳乖巧地走上前,施了一礼,脆生生地说道:“小瞳见过尚前辈,小瞳早就想来聆听前辈教诲了。” 稚气未脱的脸上眼神亮晶晶的,让人不由心生喜爱。

尚秀芳见状,轻轻一笑,上前扶起小瞳,柔声道:“好孩子,不必多礼,快随我进府,咱们今日可要好好畅聊一番。” 说罢,引着二人向内走去,一时间,欢声笑语洒满了庭院。

小主,

尚秀芳边走边道:“王掌门写的十首歌,令尚秀芳佩服得五体投地,掌门若是一介武夫,这世界就没有文人了。”

“王掌门要开演唱会?”尚秀芳抿嘴一笑,开始想象王无痕面向大众唱歌的样子,突然有种天雷滚滚的感觉。

“是王某开,但不是王某唱,王无痕看尚秀芳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知道她想岔了。

在隋朝,是有男子卖唱的现象存在的。

隋朝结束了长期的南北分裂,实现大一统,初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逐渐复苏,城市也开始繁华起来。

尤其像长安、洛阳这样的大都市,人口密集,娱乐需求渐长。

一些贫苦人家的男子,若有歌唱才艺,便会走上卖唱之路。

他们或在市井街巷,手持简单乐器,如琵琶、笛子之类,哼唱着民间小曲,吸引路人驻足聆听,期望能得几个铜板以维持生计;

或是在酒肆茶楼,趁着宾客饮酒作乐之际,献上一曲助助兴,换取店家赏赐的酒食或钱财。

当时,民间音乐种类丰富,融合了南北不同风格,从激昂豪迈的军乐风,到婉转柔美的江南小调,都有男子传唱。

而且,隋朝宫廷对音乐极为重视,设有专门的乐官、乐府机构,培养大量乐工,虽然宫廷乐工多为世袭且服务宫廷,但这股音乐潮流也渗透到民间,刺激了民间卖唱艺术的发展,使得一些有天赋的男子投身其中,即便艰难,也凭借歌喉在尘世谋得一方生存天地。

现在隋朝虽然是名存实亡,但卖唱的男子还是不少的。

但都是苦哈哈,像王无痕那样的一派至尊,两地之主,出来卖唱那是很搞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