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会在后期加上去,事实上现在婠婠的歌声也不会用,用的是录音室中的版本。
张惠妹的《听海》确实是一首极具魅力的经典。
开篇空灵的前奏,仿若海风初起,轻柔地撩动发丝,瞬间将人拉至海边。
阿妹那极具辨识度且饱含情感的嗓音,把在海边等待的焦灼、失落的怅惘、期盼的急切,展现得淋漓尽致。
婠婠没有阿妹的高音,但她是有内力的,虽然内力为了隐瞒王无痕和小瞳,没有显现出来,但会不知不觉的体现在嗓子和换气之上,演绎出来的版本质量比阿妹只高不低。
主歌部分,旋律缓缓推进,如同海浪一波波温柔地涌上沙滩,歌词里描绘的心境,恰似一个人在海边苦守,对着大海倾诉衷肠。
而副歌处,旋律骤然激昂,恰似海浪猛地拍打礁石,溅起高高的水花,宣泄出所有压抑的情绪,让听众的心也随之澎湃。
小瞳号破浪前行,船行时周边海浪翻涌、拍击船身的声响,与《听海》中的海浪音效完美契合。
婠婠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唱着这首歌,仿佛也带着各自的故事,有对远方的憧憬、对往昔的追忆,就如同歌中之人在海边的复杂心绪,让整个航行画面更加富有情感张力,沉浸感十足。
【听海】由林秋离作词,涂惠源作曲,收录在张惠妹1997年6月11日发行的个人音乐专辑《Bad Boy》中 。
1998年1月,涂惠源凭借该曲入围第9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
创作《听海》这首歌词的当天,林秋离带着一本书去一个小酒吧,直到凌晨四点才出来,
之后跟着酒吧服务员开车去吃夜宵,那个时候天刚刚好蒙蒙亮,有个服务生突然说想去海边看看,大家觉得提议不错就去了。
去了之后就坐在海边聊天,他就问那些女孩子的感情近况和对待感情的看法,四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这使林秋离对那个时代女性对待感情的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创作《听海》埋下了伏笔。
该曲开篇写对远方恋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不确定,忧思满怀无处发泄,这时涛声传来,一下子情绪决堤,彻底沦陷,几乎分不清是海哭还是自己哭,本来就纠结的内心变得更加纠结,一发不可收拾。
这似乎告诉听众,能解脱痛苦的,只能是更大的痛苦带来的那种淋漓尽致的宣泄,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也。
该曲被张惠妹演绎得回肠荡气,从开篇时不满的低语到高潮时痛快的宣泄,再到结束时欲做一了断的质问,一气呵成。
该曲还运用情景交融的写法,一边借拟人化的“海”来自责,一边又反复自我辩解,其实分明写的是一个人的内心战斗。
短短一首歌,有不满、有担心、有期待、有纠结、有质问,容量之丰富,笔触之细腻,都堪称上上之作。
婠婠的版本,若要问不足之处,可能就是感情的投入了。
魔门的妖女,对感情方面,肯定是比常人要差个一两筹的。
拍完之后,时间已经悄然流逝到了接近中午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