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中的三个当事人,一个送医途中已经身故,另一个在事发后仓皇逃离出了车祸也过世了,还有一个在事发时昏迷不醒。
随着调查的深入,虽然查到孙飞宇之前有多次跟踪林珎的事实,还有孙飞宇在医院精神科的就诊记录,警方对情书上所写的内容也产生了一定的怀疑,猜测这封情书有可能是孙飞宇的臆想。
然而法证也只能还原孙飞宇杀害林行一的犯罪事实清楚,并不能替林珎证明她没收到过这封信的清白。
所以案子最终也以孙飞宇故意伤人罪结了案。
孙飞宇那天对林珎的所作所为,到底是一场根据臆想策划的蓄谋已久,还是真的因为和林珎互有好感而上的酒店,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至少官方层面没有给出确切的定论。
舆论上有人更偏向于相信情书就是林珎对孙飞宇养鱼的一个证据,她对外没公开和孙飞宇交往,不代表她私下没勾引、没暗示孙飞宇,所以才会收了孙飞宇的情书,结果玩脱了,妄想严重的孙飞宇居然对她下药把她带去了酒店,偏巧,这封情书被她哥哥看到,再加上她哥因为这件事而死,所以她一口咬定自己无辜,死不承认和这封情书的一切。
普通人相信后一种,不过是出于一种八卦心态。
对林珎而言,最可悲的是,她的妈妈也对后一种说法深信不疑,认定是她不自爱,才连累害死了哥哥,从此和她母女情断。
那封莫名其妙的情书,让林珎成了妈妈口中的畜生、贱人,最重要的是连累她哥哥没了一条命。
没有人愿意相信她,只有她自己坚持的真相,也就只能由她一步步走下去,找出这个背后送情书的人,为哥哥,为自己,要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