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黄仙讨封

宋朝时期,安宁镇的山脚下有个宁静的小村子,村中有个樵夫叫周保义。他自幼跟随父亲上山打柴,十七岁时父亲病逝,便独自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常年的山路奔波,让他练就了一副好身板,靠着勤劳的双手,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时光匆匆,周保义年近四十,依旧老实本分,只是性格沉闷,不善言辞,所以一直未能娶妻生子。

一天傍晚,周保义像往常一样打柴归来,天色渐暗,山林中弥漫着静谧的气息。突然,背后传来一声呼喊:“老伯,您看我像不像人?”周保义回头,只见一个黄衣老者头戴斗笠,双手作揖。他心中纳闷,这老者看着比自己年长,为何称自己为老伯?再一想,常人怎会问如此奇怪的问题?他瞬间意识到,眼前之人定非寻常。

周保义阅历丰富,听闻过动物修炼到一定阶段,会向人讨封以提升修为。若得到肯定答复,便能化为人身;若被拒绝,便会前功尽弃,损失几十年道行。他本以为这只是传说,没想到今日竟亲身遇见。

周保义心地善良,既不想让老者多年修为白费,又担心其化身为人后作恶。思索片刻,他诚恳地说:“像人,像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以后得多行善事。”黄衣老者听后,连忙弯腰拜谢,随后一溜烟消失不见。周保义虽觉此事蹊跷,但也没放在心上,继续赶路回家。

此后,村子里接连发生怪事。先是村头的钱老汉失踪,接着是村东的李家父子。活人失踪可是大事,县官立刻派人调查,却一无所获,只能无奈告诫村民多加小心。

一天,村民上山时发现了三具白骨,经辨认,正是之前失踪的人。一时间,村里人心惶惶,都传言山上有妖怪。外地人听闻后,都不敢从村子路过。

就在这时,村里来了两位神秘男子,一个身材高瘦,名叫洪元;一个又矮又胖,名叫马毅。两人身着商人打扮,却在村外的墓地旁站了许久才进村。他们向村民打听林寡妇家的位置,随后径直前往。

林寡妇名叫林寻梅,丈夫两年前在山上亡故,是村里第一个出事的人。她年轻秀丽,自从丈夫去世后,不少男人对她心怀不轨,常去她院子里说些悄悄话,但都被她拿着棍子赶了出来。

这次,洪元和马毅敲响林寡妇家的门,林寡妇手持棍子出来。洪元对她说了一句话,林寡妇便松开棍子,态度大变,让两人进了屋。此后,两人便在林寡妇家中住下。村民们都十分好奇,猜测林寡妇是不是想改嫁。

原来,洪元和马毅并非普通商人,而是县衙派来调查失踪案的捕快。为避免打草惊蛇,他们伪装成商人,借住在林寡妇家。而林寡妇一心想查出丈夫的死因,便同意他们留宿,直到凶手被抓住。

洪元和马毅住进林寡妇家后,每晚都在村里四处查看。一天,他们发现一户人家门口经常出现山果和草药。询问林寡妇后得知,这户人家的主人叫周保义,是个单身樵夫,为人善良正直,凶手应该不是他。

马毅好奇地问:“他门口的山果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放在外面?”林寡妇也答不上来,只是说:“兴许是他自己在山上摘的。从前几年开始,他家门口就经常有山果,有时他还会分给我们吃,那山果又新鲜又解渴,味道可甜了。”

洪元听后若有所思,让马毅去把山果拿过来。他仔细观察后,确定这只是普通山果,便拿起一颗放进嘴里,结果表情瞬间扭曲,全吐了出来:“这哪里是新鲜可口,分明比没成熟的李子还酸,牙都快要酸掉了!”林寡妇也尝了一颗,同样又酸又苦,惊讶地说:“不可能呀,我吃过几次,不是这样的。或许是还没熟,快将它放回去吧。”

马毅将篮子放回周保义门外,几人又在附近查看了一阵子,直到天色大亮才回到林寡妇家。

一连数日,两人都没有发现异常。这天,周保义来给他们送山果,洪元发现他的举动有些异样。周保义在门外喊:“林姑娘,你在家吗?听说你家来了客人,我特意给你们送些果子尝尝。”林寡妇开门后,两人闲聊了几句,周保义把竹篮递给她,正要回去,洪元在院中喊道:“周大哥,既然来了,到屋里坐坐。”林寡妇也热情相邀,周保义推脱不掉,只好进了院子。

桌前,林寡妇将山果清洗干净。周保义见众人都不吃,便问道:“你们怎么都不吃?”洪元想起之前被酸掉牙的经历,连忙推辞说自己不饿。马毅却不怕,随手抓起一个卢橘,顿时觉得齿颊留香,又多抓了几个。洪元见状,也拿起一个尝尝,味道果然与之前不同。他好奇地问:“周大哥,你这山果是哪里来的?是你亲自上山摘的吗?”

周保义没有听出他的试探,随口答道:“当然不是!这山那么大,我哪能每天摘到这些,这都是别人送来的。说来也奇怪,从几年前开始,每天早上,我家门前都会多出一堆山果来,起初我害怕有毒,不敢吃,直到后来尝过之后,才知道只是些普通山果而已,至于是谁送来的,我还真没有发现,有几次我就守在门外,想看看来的人是谁,结果只闻到一阵香风,醒来时已是天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洪元一听,觉得此事很不寻常,悄悄对他说:“若是如此,今晚你就在房内假睡,我与兄弟二人在你家院外守着,若是有可疑人现身,你就出来指认。”周保义也想弄清真相,便答应了下来。

其实,周保义并非单纯好奇送果人的身份,而是觉得每日送果子太过辛苦,想当面感谢并让对方不用再送。

夜幕降临,周保义躺在床上假装熟睡,洪元和马毅则躲在院外的暗处。天色微明,一个身穿黄衣的女子提着竹篮,一蹦一跳地朝周保义家走来。她将竹篮放在门外,拿起一旁的空竹篮正要离开,突然,洪元和马毅从暗处跳出,拦住了她的去路。与此同时,林寡妇朝着屋内喊道:“周大哥你快来看,人已经抓到了!”

周保义连忙从屋内跑出来,看到黄衣女子的瞬间,他觉得有些眼熟,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洪元急忙问道:“周大哥,你那山果正是她送来的,这女子你可认识?”周保义刚想说不认识,却见女子神情紧张,拘谨胆怯,突然想起几年前那个拦住他去路讨封的“老者”。再仔细对比,他瞬间回过神来,这不就是她吗?

“我认得她,她是我侄女,这几年一直住在山上,我把她给忘了。”周保义一边说,一边将女子拉到身边,他担心女子的身份被识破会带来麻烦。黄衣女子也乖巧温顺,静静地站在周保义身边,仿佛二人真是叔侄。

洪元转头看向林寡妇,他不是村里人,不了解周保义的人际关系,只能通过林寡妇来确认。林寡妇盯了周保义一眼,随后对洪元说道:“他说得没错,这就是他侄女儿。”洪元和马毅听后,只好任由周保义将女子带进屋内。

由于天色渐亮,路上行人增多,他们今日一无所获,只好回到林寡妇家休息。原本他们打算,若是再查不出什么,明天就回县衙复命,却没想到,当天夜里村里又有四个人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