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五十的吴夫之缓缓掀开车帘,呼出一口寒气。
他是读书人,早时修圣贤书养浩然正气,倒也到了九品境界。
普普通通的读书九品升日境罢了。
读书人,修身治国平天下,一口浩然正气吐出半个盛世。
此间代表还是当朝首辅张正端。
当代读书人,书院传承也好,家学渊源也罢,自有养浩然正气之法。
可惜,入朝为官后,世间苟且皆会将浩然气一点点磨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此,读书人境界高者,皆在春秋书院。
然而,修圣贤书者,满腹经纶,不入朝平济天下,所学又为何?
又然而,入朝后,入目满是污浊,世间繁琐,又怎能让满腔浩然气长存?
因此,读书人入朝后,皆再未向外所称自身境界。
读书人,一口浩然正气,最难修行。
吴夫之,作为大宁五姓吴家于朝中代表,二十二岁入观云,三十岁入升日,只差临门一脚入破晓之境,再迈便是人间儒圣。
然,自开祥八年状元及第后,境界再无存进,至此已有二十年。
至于是否跌境,只有天知道。
天光破晓。
看着门口站着密密麻麻的考生们,礼部侍郎吴夫之似乎也想起了自己年轻时曾许人间第一流的模样。
“座师。”
人前举子有认出吴夫之模样,纷纷作揖见礼。
面容不显苍老,但奈何皮肤黝黑,眼睛尽管努力睁起仍旧一点点的吴夫之直起身子,朝众人点了点头。
车轮声再度响起,一辆黑楠木马车缓缓向贡院门口走来,四周被高匹大马的黑袍官差簇拥着。
原本围在贡院门口的十三衙门探子们也都护卫上去,列出一排队形,留出通往贡院大门的道路。
掀开门帘,刑部十三衙门总督到了。
——————
春节事多,喝多了。
不知道下一章来不来得及发,长刀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