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百草堂之玫瑰花的婚礼

“今天真是太惊险了,还好我们找到了玫瑰。”张娜感慨道。

王宁看着她,温柔地说:“是啊,这都多亏了你。如果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张娜脸微微一红,低下头轻声说:“我们是一起的,说这些干嘛。”

向导在一旁看着他们,笑着说:“二位真是恩爱,让人羡慕。等这次采完药回去,可得好好庆祝一番。”

王宁和张娜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只要两人携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一定能够克服。

吃完干粮后,王宁和张娜轮流守夜。夜晚的山林格外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和远处野兽的叫声。王宁坐在篝火旁,看着熟睡的张娜,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她,带她平安回到京城。

不知过了多久,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到来。王宁叫醒了张娜和向导,他们收拾好行囊,准备继续踏上归途。带着满满的收获,他们相信,京城的疫病很快就能得到控制。

清晨的微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王宁、张娜和向导身上,他们开始了归程。一路上,王宁和张娜满心想着京城百姓的安危,脚步匆匆,满心期待能早日将珍贵的野生玫瑰带回京城。

然而,归程并不顺利。没走多远,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原本还算平坦的山路,瞬间变得泥泞湿滑,行走变得异常艰难。张娜一个不小心,脚下一滑,整个人朝着山坡下滚去。

“张娜!”王宁惊恐地大喊,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想要抓住她。可山坡太陡,他也差点跟着滑下去。好在向导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王宁。

“别慌,我去看看!”向导迅速沿着山坡小心翼翼地滑下去。王宁心急如焚,在原地来回踱步,眼睛死死地盯着山坡下。

过了好一会儿,向导扶着张娜慢慢走了上来。张娜的膝盖和手掌都擦破了皮,鲜血直流,脸上也满是痛苦的神情。

“怎么样?伤到哪里了?”王宁急忙迎上去,声音颤抖。

“我……我的脚好像扭伤了。”张娜咬着牙说道。

王宁蹲下身子,小心地帮她卷起裤脚,查看伤势。只见脚踝处已经肿得老高,他轻轻一碰,张娜就疼得倒吸一口凉气。

“是扭伤了,还好没有伤到骨头。”王宁松了一口气,“我先帮你简单处理一下,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一晚,等你的脚好点了再走。”

王宁从行囊里拿出草药,仔细地嚼碎,敷在张娜的脚踝上,然后用绷带轻轻包扎好。处理完伤口,他们在附近找了一个山洞,决定在这里过夜。

山洞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味。王宁和向导找了些干柴,在洞口生起了火,驱散了一些寒意和湿气。张娜靠在洞壁上,看着王宁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动。

“王宁,辛苦你了。都怪我不小心,拖累了大家。”张娜有些愧疚地说。

王宁走过来,坐在她身边,握住她的手:“别这么说,你受伤我心疼还来不及,怎么会怪你呢?只要你没事就好。”

夜晚,山林里格外寂静,只有篝火燃烧时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音。王宁守在张娜身边,一夜未眠。他时不时地看看张娜的伤势,为她添些柴火,生怕她着凉。

第二天清晨,张娜的脚伤稍微好了一些,但还是无法正常行走。王宁和向导商量后,决定由向导背着张娜,继续赶路。

山路崎岖,向导背着张娜走得十分艰难。王宁则在一旁帮忙,时而扶着向导,时而帮忙开路。每走一段路,他们都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让向导喘口气。

就这样,他们走走停停,速度比来时慢了许多。但王宁和张娜没有丝毫抱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回到京城,救治百姓。

又走了几天,他们终于走出了深山。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由于连日的暴雨,河流涨水,原本的石桥被淹没,他们无法过河。

看着汹涌的河水,王宁和张娜心急如焚。如果不能尽快过河,他们的行程又将被耽搁。

“这可怎么办?”张娜焦急地问道。

王宁沉思片刻,说道:“我们沿着河岸找找,看有没有其他可以过河的地方。”

三人沿着河岸走了很久,终于发现了一处水流相对平缓的地方。但这里没有桥,只能涉水过河。

“这河水看起来很深,而且水流很急,我们要小心。”王宁提醒道。

他先试探着走进河里,感受了一下水流的力量。河水冰冷刺骨,没过了他的膝盖。他站稳脚跟,然后向张娜和向导招手:“慢慢来,我在这里接着你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导背着张娜,小心翼翼地走进河里。王宁在前面拉着向导,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河水不断冲击着他们,好几次他们都差点被冲走,但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彼此的扶持,他们终于成功地过了河。

过了河后,他们又走了一段路,终于来到了一个小镇。此时,他们已经疲惫不堪,身上的衣服也又脏又破。王宁找了一家客栈,让张娜和向导好好休息,自己则去镇上的药铺,补充了一些药材。

在客栈里,王宁为张娜换了药,看着她逐渐好转的伤势,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张娜看着王宁疲惫的面容,心疼地说:“王宁,你也累了,好好休息一下吧。”

王宁微笑着摇摇头:“我不累,只要你没事,我就放心了。我们得尽快赶回京城,那些百姓还等着我们救命呢。”

休息了一晚后,他们继续踏上了归程。一路上,虽然又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但都被他们一一克服了。终于,在经过了漫长的旅程后,他们远远地看到了京城的城门。

“我们终于回来了!”张娜激动地说道。

王宁望着京城的方向,眼中闪烁着泪光:“是啊,我们回来了。这一路的艰辛都值了,京城的百姓有救了。”

三人加快脚步,朝着京城走去。他们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与疫病的艰苦战斗,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希望和信念。

踏入京城,往日热闹的街道依旧冷冷清清,疫病的阴霾仍笼罩着这座城市。王宁、张娜和向导一刻也不敢耽搁,直奔百草堂。

百草堂内,王雪早已望眼欲穿,看到王宁等人平安归来,眼眶瞬间红了,快步迎上前:“哥,你们可算回来了,大家都快急死了!”

王宁顾不上寒暄,将装有野生玫瑰的布袋递给王雪,神色凝重地说:“快,把这些玫瑰妥善安置,这可是救治百姓的关键。”

随后,王宁把一路的经历简单跟王雪讲述了一番,王雪听着,时而紧张,时而动容,尤其是听到张娜受伤时,忙拉过她的手查看:“张娜姐,你受苦了。”

张娜笑着摇摇头:“没事,都过去了,当务之急是治好大家的病。”

王宁迅速召集百草堂的伙计们,开始着手准备制药。他详细地向众人讲解了玫瑰花的炮制方法和用药剂量,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

清洗玫瑰时,王宁亲自把关,他轻轻捧起一朵朵玫瑰,仔细检查,去除杂质和残叶,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稀世珍宝。一旁的张娜也没闲着,她虽然脚伤还未完全康复,但坚持帮忙,在药炉边协助生火、添柴。

“王宁,这火候可以吗?”张娜一边往炉子里添柴,一边问道。

王宁走过来,看了看火势,点头说:“可以,就保持这个火候。这玫瑰入药,火候很关键,火大了药性会被破坏,火小了又达不到效果。”

熬制汤药的过程漫长而枯燥,可王宁和张娜始终守在药炉旁,片刻不离。期间,王宁不断地调整药材的比例,根据锅中汤药的颜色和气味判断熬制的进度。

“张娜,你去休息会儿吧,这里有我就行。”王宁看着张娜疲惫的样子,心疼地说。

张娜却坚定地摇头:“不,我要和你一起。这些玫瑰来得太不容易,我想看着它们变成治病救人的良药。”

两人就这样守着药炉,从白天到黑夜。京城的夜晚格外寂静,只有百草堂内灯火通明,药香弥漫。

深夜,一阵寒风吹过,张娜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王宁见状,立刻脱下自己的外衣,披在她身上:“小心着凉。”

张娜看着王宁,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往王宁身边靠了靠:“有你在,我不冷。”

不知过了多久,第一锅汤药终于熬制完成。王宁小心翼翼地将汤药盛出,递给伙计们:“快,给城外的患者送去,让他们尽快服用。”

伙计们迅速行动起来,提着装满汤药的罐子,消失在夜色中。王宁和张娜则没有休息,继续准备下一锅汤药。

天渐渐亮了,前去送药的伙计们陆续返回。他们带来了好消息,服用了汤药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胸胁胀痛缓解,食欲也有所恢复。

“太好了!”王宁激动地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喜悦的泪花,“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张娜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是啊,这些天的辛苦都值了。”

然而,他们没有时间庆祝,还有大量的患者等待救治。王宁和张娜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继续熬制汤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宁和张娜几乎不眠不休,带领百草堂的伙计们日夜赶制汤药。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希望。

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服用汤药,疫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京城的街头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百姓们的脸上也重新露出了笑容。

一天,一位康复的老者带着家人来到百草堂,他们手里拿着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妙手仁心,悬壶济世”。老者走到王宁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王堂主,感谢您的救命之恩。要不是您和张姑娘千辛万苦找来药材,我们这些人可就没救了。”

小主,

王宁连忙扶起老者:“老人家,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能看到您康复,我们也很高兴。”

看着百姓们康复后的喜悦,王宁和张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段时间的经历,不仅让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救死扶伤的信念。

疫病终于被彻底战胜,京城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王宁和张娜也终于有时间好好休息一下,他们漫步在京城的街头,感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