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治安是发展的先决条件

关键是其他3个相对偏远的县,我觉得暂时不要大动干戈,最好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有青华、金阳、下湾三个柱子,足够撑起京海的账面数据。

在我的想法中,未来的京海,有下湾的科技氛围,金阳的纸醉金迷,青华的琳琅满目,峰山的朗朗书声,当然也需要一些能让人心情愉悦的田园美景。”

(京海是3区4县,前文已改)

说着,他弹了弹烟灰,又在脑海里过了一遍京海的整体地形:“北面东平县,山多地少,地势起起伏伏,发展工业代价太大,索性就围绕那些山山水水,打造一个旅游基地。

同时可以效仿横店打造一个影视城,也免得我们双子娱乐想拍一部戏,剧组还得坐飞机飞上千公里。

西面广恩县,山地平原各占一半,且湖泊比较多,不妨就打造成一个生态养殖、种植基地。

未来京海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肯定是逐年上涨,内部有足够的农副产品供应,不禁可以抑制物价暴涨,维持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也可以应对一些特殊时期。”

听到这里,老罗和老孟都有些不理解。

就听老孟一头雾水的问道:“你这个特殊时期是指......”

“战争、瘟疫之类的天灾人祸!”

两人闻言顿时懵住,却也郑重地点了点头。

又听李帅笑道:“你们也别觉得我危言耸听,有些事情,防不胜防。

到时候一旦采取措施,所有关口肯定都会封闭,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嘛。

剩下还有一个合山县,地势相对平坦,你们的意思也是着重发展工业,但是我觉得吧,就别在那些良田上面浇水泥了。

以后万一哪天上面又开始重视农业,到时候要重新围垦又得花不少钱。

要不然就发展高经济附加值的种植业,搞花海、林海之类的。

未来国内各大城市肯定会注重绿色环保,那些花木,不愁卖的。

现在开始种,等到时候政策下来,刚好那些花木就到了年限,可以吃到第一波的红利。”

听到这里,罗惠光深吸了一口气,朝着李帅竖了竖大拇指:“李总,远见卓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