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围众人惊异、愤怒和幸灾乐祸等复杂目光的注视下,我旁若无人地走进皇宫,径直朝着偏殿的方向走去。
今日举行的乃是小朝会。与在太和宫举行的大朝会不同,参加此次朝会的官员相对较少,但无一例外皆为重臣。
朝会开始之后,先是高呼万岁,随即杨溥便开始汇报了一些零七碎八的事情,我则是由于精神不佳,悄悄咪咪的靠在殿内的柱子上,准备假寐片刻。
可就当我准备休息休息的时候,突然听到朱瞻基点了我的名,最前排的张辅郑亨也前后脚的咳嗽了一声,我知道他们是在催促我,我只能揉了揉眼角,随后站到正中间,等候朱瞻基的下文。
“李卿,朕这里有一封汉王从开平城六百里加急送来的书信。想于你观之。”
“禀皇上,臣当然是求之不得。还请皇上赐予臣,好让臣自己仔细研读。”
随后朱瞻基将手中书信交与持笔太监,让他送到我的手上。信的内容我和朱瞻基都已知晓。但还是得做这一番戏,给现场的众人看。不能让某些人觉得我跟皇帝已经事先商量好。这样不光是折了皇帝的脸面,更是坐实了我佞臣的罪名。
我强忍着无聊,看了几句话之后便开始装模作样的思考了起来。
我这个样子令本来就对书信内容好奇的文官大臣们更是抓耳挠腮,恨不得上前从我手中抢了这封书信自己去读。
当我觉得把他们胃口都吊的差不多的时候才将书信还给执笔太监。随后我看了看郑亨和张辅,又瞟了一眼儿龙椅上的朱瞻基,看他们的样子都已经像是了要准备好了。那就由我来开这个头炮吧。
“臣李安如,叩请皇上,立刻整兵点将,待三军准备完毕,粮草后勤充足之后,择日兵发漠北!”
“简直就是胡言乱语、荒谬至极!调兵遣将这样至关重要的军国大事,岂能如同你所言那般如同儿戏般随意对待!大国出征讲究的是师出有名,才能算是王者之师!才能算吊民伐罪!”
在我眼中,杨溥完全就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