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山西省政府的命令,全省除黄河边上不得开垦荒地外,其余地方军民共同努力,一起进行大屯垦,首先扩大粮食生产。
在从第三次太原会战到现在,光在长治和阳泉即开垦出荒地十几万亩新地。从娘子关迁进山西的河北移民,大多则是就近安置到了阳泉和长治这两个地方。
山西属于黄土高原,土地以黄土地为主,方便挖掘,所以山西人的住房很多就是窑洞。各地地方政府按照山西省政府的命令和提供的经费支持下,组织本地人配合移民建设窑洞,在安顿了住所以后,又给移民提供口粮和种子,其口粮暂时由当地政府借给,待收获后偿还。
这些外省移民被分配到新开垦的耕地,前两年不用缴纳税负,第三年时按照熟地的40%进行起征,在五年后到正常水平。
除了前期的移民可以享受开垦出来的地,之后因为开垦速度不及移民速度,根本无法供应众多的移民,所以只能由政府提供口粮,在移民开垦出来后自己耕种。
现在不光有从娘子关过来的移民,从晋城的太行陉等口子,现在也有移民不断涌入。
在43军驻晋城办事处的努力下,向河南、安徽等地吸纳灾民的工作再次启动。
由于43军派去的都是这些地方籍贯的人,他们知道山西现在的情况,也看到了移民过去的人的生活在一天天变好,所以真情讲述之下,让不少的当地乡民们动心决定前往山西。
为了方便移民,晋城留守处在在移民路途中设置了不少的咨询点和帮扶点。
可以进行几百里迁移的人家,家中必然有青壮,所以实际到达山西的青壮比例非常高,而青壮劳动力就是现在山西最稀罕的。
虽然山西现在已经有了生产拖拉机的能力,但是受原油不足困扰,农业生产还只能更多依靠畜力和人力,油料用来供给工业生产和作战。现在在晋绥军实际控制的榆林地区,凿出了一点石油,但是也不敢宣张,且产量太低,根本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