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太平

小主,

张角传道的另一重要法术,就是用符水咒说疗病。符水疗病亦称吞符、吞精。《太平经》说得很清楚: 请问重复之字何所主,主导正,导正开神为思之也。……精者吞之,谓之神也。……以丹为字,以上第一,次下行将告人,必使沐浴端精,北面西面南面东面告之,使其严以善酒,如清水己饮,随思其字,终古以为事身。……或见其字,随病所居而思之,名为还精养形 。所谓 重复之字 即复文,亦即最早道教的 神符. 吞精 即吞符。 以丹为字 即以朱笔书写的神符,为一种笔画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

所谓符水疗病 ,就是把神符焚烧成灰,用酒或水和合饮下,即为吞符。

吞符就是使符存于心中,心有所思,符的神力就随之发出,神力发出,百病被驱散,人就会恢复健康状态,精神饱满,所以《太平经》说: 今日吞吾字,后皆能以他文教,教十十百百而相应,其为道,须臾之间,乃周流八方六合之间,精神随而行治病。 这就是张角的符水疗病咒,亦作 祝 ,即神的言辞,它法力无边,念念它,就可祛疾治病。

《太平经》卷五十《神祝文第七十五》称咒语为 神祝 : 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人民得之,谓之' 神祝' 也。

祝也,祝百中百,祝十中十,祝是天上神本文传经辞也。其祝有可使神位为除疾,皆聚十十中者,用之所向无不愈者也。但以言愈病,此天上神谶语也。又说: 此者,天上神语也,本以召呼神也。相名字时时下漏地,道人得传之,传以相语,故能以治病,如使行人之言,不能治愈病也。 《后汉书·襄楷传》注引《太平经》这段话说: 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人众得之谓神咒也。咒百中百,十中十,其咒有可使神为除灾疾,用之所向无不愈也。张角的 咒语疗病 ,就是对病人念咒。咒文的本子叫祝谶书,它是神言要语,具有无上的法力,念一念神咒,百病就可以消除。

张角传道, 师持九节杖为符祝.九节杖,即权杖之义,传道之具,也来源于《太平经》。《太平经》卷四十二说: 治得天心意,使此九气合和,九人共心,故能致上皇太平也。 所谓九人,即 其无形委气之神人,职在理元气;大神人职在理天;真人职在理地;仙人职在理四时;大道人职在理五行;圣人职在理阴阳;贤人职在理文书,皆授语;凡民职在理草木五谷;奴婢职在理财货.《太平经》卷七十一说: 道有九度。……一名为元气无为,二为凝靖虚无,三为数度分别可见,四为神游出去而还反,五为大道神与四时五行相类,六为刺喜,七为社谋,八为洋神,九为家先。

一事者各为九,九九八十一首,殊端异文密用之,则共为一大根,以神为使……其上三九二十七者,可以度世;其中央三九二十七可使真神吏;其下三九二十七其道多耶。 就是说,九节杖就是类似于权杖,既能招神又能劾鬼,持杖即职可理九人九气之事,可以统摄天地万物;可以度人得道。

张角事奉黄老道,在传道的过程中,他以黄老 善道 教化天下。黄老道成了张角宣传民众、组织道徒的工具。其时,东汉朝野多有信黄老道者,许多统治者也都相信他是以 善道教民 ,以至 青、符、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或弃卖财产,流移奔赴 。经过十余年的传教,张角的教徒发展到几十万人。

张角所创立的太平道,其奉祀的神为黄老,也尊奉 中黄太乙. 太乙 又作 太一.《史记·天官书》说太一居紫微宫北辰: 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张守节《正义》说: 泰一,天帝之别名也。 秦汉时期,太一被认为是紫微宫北极天帝或 天帝大皇 ,是天中央主宰四方的最高神。《史记·封禅书》说: 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两汉时期,太一又被视为比北斗神黄帝更高明的神仙。《汉书·王莽传》引《紫阁图》文:太一、黄帝皆仙上天。 纬书《春秋合诚图》又有黄帝问太乙长生之道 之说。在《太平经》中也出现太一信仰,并有 太一 位于中央的观念。《太平经》说: 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守气而不绝也。……乃上从天太一也,朝于中极,受符而行,周流洞达六方八远,无穷时也。 太平道在 太一之前冠以中黄二字,当与 五德终始说 有关。东汉光武帝得赤符称帝,以火德自居。五行相生说是以木- 火- 土- 金- 水的次序,火可生土,五行中土居中,色尚黄,黄为大吉之色。

太平道以 土 为吉,信仰 中黄太一 ,崇尚黄色,隐含着主运土德的张角太平道即将取代主运火德的东汉王朝,建立黄天太平 社会的愿望。张角自称黄天,头裹黄巾,提出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的口号,奉 中黄太一 为尊神,原因就在这里。

张角除了在家乡冀州传道以外,还派出八名弟子分赴到各地传道。短短的十余年间,全国十二个州当中就有八个州的百姓参加太平道,道徒达几十万人之多。为了便于组织和管理,张角把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道徒编为以 方 为单位的教区组织,全国共设三十六方,大方有万余人,小方有六七千人,各方均设渠帅总领其事。

这样,张角经过十余年的创教活动,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几十万教徒,遍及全国三分之二以上州府的庞大的道教组织——太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