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重回崇文馆

她们心里都十分清楚,这位侍讲学士在皇帝面前极有话语权,平日里对课堂秩序和皇家子弟的言行举止要求极为严格,容不得半点马虎。要是被他抓住把柄,到皇帝跟前参上一本,那后果可不堪设想。于是,两人立刻像霜打的茄子一般,偃旗息鼓,迅速收起了刚才那副嚣张跋扈的模样,乖乖地各自找到位置坐下,还装模作样地一脸认真地翻开书本,就好像刚才那激烈的争吵从未发生过一样。

侍讲学士手中捧着一卷古籍,动作优雅地缓缓展开,那不疾不徐的姿态,让原本还带着些许嘈杂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被刻意压低。

侍讲学士的声音醇厚而富有磁性,仿若从历史的长河中悠悠传来。他从商周的兴衰讲起,讲述着朝代更迭中的风云变幻,每一个故事、每一段历史,都被他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让台下的皇子皇女们仿若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从秦皇汉武的雄图霸业,到唐宗宋祖的文治武功,再到前朝的衰败覆灭,每一个细节、每一次转折,他都剖析得鞭辟入里,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其中蕴含的治国之道、兴衰之理一一阐述。他的目光如炬,在台下众人的脸上逐一扫过,那眼神中不容置疑的威严,让皇子皇女们不自觉地挺直了脊梁,全神贯注地聆听,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的知识点。

凤无期端坐在座位上,脊背挺得笔直,犹如一棵扎根于石缝却顽强生长的青松,坚韧而不屈。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侍讲学士,眸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那炽热的目光仿佛能将眼前的一切都燃烧起来。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来回游走,沙沙作响,不停地记录着重点内容,那密密麻麻的字迹,犹如他内心深处对知识的虔诚倾诉,一笔一划都饱含着他对学问的敬重与追求。周围的安静氛围让他更加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他完全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侍讲学士口中的千古智慧。

当侍讲学士讲解完一段关于治国之道的经典论述后,他微微顿了顿,目光突然变得温和起来,带着几分赞许与欣慰,缓缓看向凤无期。脸上浮现出一抹真诚的笑容,开口说道:“今日,三皇子凤无期对这治国之道的见解,实在是令我眼前一亮,惊喜万分。他不仅能够灵活地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还能紧密结合当下朝廷的局势,提出许多独到而深刻的观点。由此可见,三皇子平日里对学问的钻研之深,用心之诚,绝非一般人可比。” 侍讲学士一边说着,一边轻轻点头,眼中的赞赏之情愈发浓烈。

听到这番夸赞,凤无期立刻站起身来,动作轻盈而不失稳重,微微欠身,恭敬地行了一礼,谦逊地说道:“学士过奖了,这都多亏了学士平日里的悉心教导,让我得以在学问的道路上不断进步。若无学士的指引,我断然不会有今日的见解。” 他的声音清朗而坚定,言语间满是对侍讲学士的敬重。侍讲学士微笑着摆摆手,示意他坐下,接着说道:“三皇子不必过谦,以你的悟性和态度,日后必定能在这朝堂之上,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然而,其他皇子皇女们的反应却与侍讲学士的赞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四皇子原本正百无聊赖地把玩着手中的玉佩,听到侍讲学士对凤无期的夸赞,脸上瞬间闪过一丝不屑,嘴角微微向下撇去,露出一丝嘲讽的冷笑。他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故意用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人听见的音量小声嘀咕道:“哼,不过是运气好,凑巧说对了几句,就被夸得天花乱坠,真不知道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我看呐,他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蒙对了而已。” 一边说着,一边还夸张地翻了个白眼,脸上写满了不以为意,仿佛对凤无期的表现嗤之以鼻。

大公主则是脸色阴沉,眉头紧紧地皱成了一个 “川” 字,眼中满是嫉妒与不甘。她手中的丝帕被她用力地攥在手中,指尖都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那丝帕就是她嫉妒的发泄对象。她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轻蔑与不屑:“不过是个不受宠的皇子罢了,平日里没什么表现的机会,今天不过是想在学士面前出出风头,显摆显摆自己,能有什么真才实学?我看他就是在故弄玄虚,博人眼球而已。” 她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带着一股浓浓的酸味,仿佛要将心中的嫉妒之火全部喷发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公主也连忙跟着附和,她撇了撇嘴,脸上露出一副嫌弃的表情,尖声说道:“就是就是,还不是想在学士面前讨好卖乖,表现自己。他以为这样就能得到父皇的重视吗?简直是白日做梦。我看他就是不安分,想搞些小动作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她的声音犹如一把尖锐的小刀,直直地刺向凤无期,言语间充满了恶意与嘲讽。

周围的一些皇子皇女们也纷纷随声附和,有的露出轻蔑的笑容,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满是不屑;有的则是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时不时地看向凤无期,脸上露出嘲讽的神色;还有的干脆直接翻着白眼,满脸的不耐烦,仿佛对凤无期的一切都感到厌烦至极。一时间,讲堂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敌意与不屑,仿佛要将凤无期淹没。

侍讲学士仿若未闻众人的议论,继续神情专注地讲解着当下朝廷的利弊得失。他的言辞恳切,语气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切与忧虑。他详细地分析着朝廷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官员的贪污腐败到民生的疾苦,从政策的漏洞到军事的隐患,每一个问题都被他剖析得淋漓尽致。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仿佛在向众人传递着一种信念: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让国家繁荣昌盛。整个课堂上,只有他那充满磁性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偶尔伴随着笔尖在纸上摩挲的沙沙声,除此之外,没有一个人敢发出多余的声响,仿佛都被侍讲学士的话语所吸引,沉浸在他所描绘的国家局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