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谨先破秣陵,后取石城、丹阳,然后并未立刻南下与刘繇主力会师,反而折而向西,攻取守备薄弱的要塞牛渚,彻底断了袁术与吴景可能的合军之路,就这一手,已经有名将的影子了。
众人也都明白,袁术势大,刘繇纵然取得江东之地,在绝对的实力对比上依然处于弱势。
“所以,虽然我们夺取了丹阳,吴景和袁术也绝不会放任我们在丹阳积聚力量,与袁术、吴景的拉锯战在所难免,因此主公仍旧需要笮融的支持。”
这是形势所迫,也是万不得已。
丹阳太守周昕已经完全入了刘谨的幕府,成为刘谨所信重之人。会稽周氏兄弟当初在扬州和豫州与袁术交战多年,对袁术了解也深。
他这时候也开口道。
“子将先生说的对,笮融不能杀,至少现在不能杀。主公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杀了笮融,像薛礼等依附主公的豪帅亦会人人自危,不安于世。这不仅会滋生他们的反叛之心,亦会断绝其他势力向主公投靠之意。况且我们夺取丹阳,立足未稳,笮融帐下有近万精锐的丹阳兵,实力不可小觑,就算我们打赢了,恐怕也是惨胜,于主公大局不利。倒不如先让他在于湖守着,一方面替我们守护长江,充实江防力量。另一方面,也向世人昭示主公胸怀宽大之德,必能引得天下士人来扬州为主公效力,何乐而不为?”
“对,大明(周昕的字)说的很对。主公,目前当务之急,乃是传檄豫章、会稽两郡,让两郡归刺史府管辖,断了袁术在江东的臂助。至于笮融之事,实非当前要务。”许邵立刻赞成周昕的意见,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另外,孙贲虽败,尚有大军万余,我认为主公应该派大将驻守牛渚,横江津和当利口,让少主公腾出手来,全力应对孙贲的反扑。”许邵是知道刘谨的兵力配置的,刘谨南下所率三千人,除了一千人驻守秣陵,剩下的两千人全部在牛渚三地防御,对刘谨而言,摊子铺的有些大了。
刘繇点点头,他也正有此意。不过这件事,必须要其他人提出来,才能不落人口舌。免得笮融等人认为自己有意包庇刘谨。
“谁可担此重任?”刘谨看向众人。牛渚险要,实在是防守袁术的要害所在,必须以大将镇守。
在场的将校,能担当此任的人不多。
张英是刘繇在乡里时就带着的大将,智勇双全,他昂首道:“主公,末将愿前往驻守牛渚。”
众人的眼光齐刷刷的看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许邵立刻开口道:“主公,此事非张将军莫属也。属下觉得可行。”
周昕等人也支持这个安排。
“好,就依众卿所言。你需要什么,现在就可以提出来?”刘繇看向张英,心中颇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