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是直接不报,自薛氏一族谋逆起兵叛乱后,成王出逃,兖州是他的封地,经过几次暗里交锋,如今狼子野心渐露,对待朝廷新帝之态度,可见一斑。
而梧州征兵人数竟不足往年三成,实在不成体统!再看梧州知府一同递上来的陈情奏疏,简直匪夷所思!
两位老臣一对眼,当即觉得这事儿还得报给陛下圣裁。
萧承昭听了,让丁福宣长公主、崔阑及陆言蹊进宫议事。
原本的东宫詹事陆言蹊,随着萧承昭登基,被授予兵部侍郎之职。其余一干旧部,凡是得用的,也都有升迁拔擢。
不多时,萧月卿、崔阑、陆言蹊都到了文华殿,萧承昭让丁福把梧州知府的奏疏给他们三人传看。
奏疏上说,梧州与往年一般,于秋收后开始征兵,眼见马上要到限期之日,各县却发现服役人数远远不足往年之数。
知县派衙差前往隶辖的村镇询问,却被军户们告知,衙门的人半月前已来过一回,各家已按照官府文书如数出人从军,连从军的抚恤银子都拿了。
衙差们一开始也不信,直到军户家里人捧了白花花的银子出来,还说今年比往年给得多,这才傻了眼。想着赶紧回县衙禀告,不想去其他村镇的衙差回来了,众人碰头一对,才知这事儿无独有偶,几乎整个县里都是如此,不知着了什么人的道。
而到了知府这里,各县上报的情况如出一辙,军户家里是如数出了人服役的,可这些从军的人到底去了何处?是被何人冒名带走的?带走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所有的一切都成了谜。
“简直荒唐!这么多人没了踪迹,州里县里竟无一人察觉异常。”萧承昭道。
难怪杜阁老和兵部尚书觉得匪夷所思,这事确实匪夷所思。
陆言蹊道,“陛下,会不会是成王将梧州服军役的青壮都网罗了去,扩充兖州兵力?”
萧月卿则想得更多些,什么地方需要如此之多的青壮?除了军队……农庄、盐场、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