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人来去抓,现在招工处的人要进行筛选,年纪太小的不要,年纪太大的不要,身体不好的不要。
这一日沈璃穿着常服带着面纱走在街上,因为疫病并未根除,百姓们仍旧不出门,只有放粮的时候,才几人一小队的出来,领完粮食又赶快回去。
此时正是午饭之前,能看到一辆辆小车停在街口,里面的人依次出来,安静的排着队。
有老人有小孩还有女子,相比于之前脸上的灰败之色,如今是充满了希望的,若不是戴着面罩且不允许交谈,现场一定不会这么安静。
“小姐,为什么领救济粮的都是老弱妇孺?这种事情不该男子做吗?”连翘一连走过几个街口,竟发现没有一个青壮年男子来领粮,不由觉得奇怪。
“我定的条例,家里有老弱的一定要让老弱轮流来领粮食,而且每次只发放三日口粮。因为你不知道人在关久了饿极了的情况下能做出什么来。”沈璃回答。
她虽然没明说,但不仅连翘,就连一旁的芍药都听懂了。
“小姐想得真长远。”
“古法历来如此,何况临行前我们状元大人嘱咐过我的。”沈璃提到后半句明显骄傲了起来。
“……”
连翘和芍药一百个不想说话,自家小姐看起来很不值钱的样子。
最后一行人又走到了得了疫病的棚户区,这次比上次来有序多了,病人也显然变少了。
她问了邹神医情况,得知如今每日死亡的仅仅有十人左右,都是年纪大或者身体虚的,这在她的接受范围内。
城里一切都在按照模板有序的进行,沈璃看得十分欣慰,只是登上城墙看着的被水淹的村庄时有些遗憾,可惜她不能等到建完了。
前日工部郎中到任,还带来了接替沈璃后续差事的御史,说是皇帝体恤她劳累,如今尘埃落定可以回去了。
只不过不是回京都而是北上去汤淮行宫,皇帝已经带着一众大臣和宠妃到行宫避暑了,其中就包括沈家和顾家。
都是她的家,她没有不去的道理。
至于位置被人接替也是早晚的事,她主职还是翰林,而且有家有业,不可能让她耗费几个月甚至半年或更久的时间来修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