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内阁

御史大夫点头赞同:“太尉所言极是。而且这些官员必须忠诚于陛下,公正廉洁,方能胜任此重任。同时,为了保证机构的高效运作,其成员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出现推诿扯皮之现象。”

一位尚书也起身说道:“我认为此机构应具备广泛的权力,能够参与到国家的各项事务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但正如陛下所担忧的,必须对其权力进行严格限制,明确规定其只能提出建议,最终决策由陛下定夺。”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经过数日的反复商讨和论证,终于拟定了一份详细的方案。方案中建议将此机构命名为“内阁”,取“内辅朝廷,协理政务”之意。

内阁的职责主要包括:协助皇帝处理奏章,提出处理意见;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审议;对重大事务进行讨论和决策咨询等。内阁成员拟设七人,称为“内阁大学士”,从朝中各部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员中选拔,由皇帝亲自任命。

为了确保内阁权力不被滥用,方案还规定内阁大学士只能为皇帝提供建议,不能擅自发布政令。所有决策最终都需经过皇帝批准方可执行。同时,内阁需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进展,接受皇帝的监督和考核。

在人员选拔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标准。除了要求具备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政务经验外,还必须忠诚于皇帝,品德高尚,公正廉洁。选拔过程将通过层层考核和推荐,确保选拔出的人才能够胜任内阁大学士的职责。

方案拟定后,诸葛亮亲自将其呈递给我。我仔细审阅了方案,对其中的各项规定和建议十分满意。当即批准了该方案,并下令按照方案着手组建内阁。

三、内阁组建

诏令下达后,朝廷上下立刻行动起来,开始了内阁成员的选拔工作。按照既定的选拔标准和程序,经过层层筛选和考核,最终确定了七位内阁大学士的人选。

这七位大学士皆是朝中的精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其中,张昭,原任吏部尚书,为官清廉,公正无私,对人才选拔和官员管理有着深入的见解;顾雍,曾任户部尚书,精通财政经济,善于理财和规划国家经济发展;陆逊,以军事才能着称,曾在多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对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有着独到的眼光;还有精通律法的法正、擅长文化教育的孔融、熟悉外交事务的邓芝以及在工程建设方面颇有建树的马钧。

小主,

我在皇宫中举行了隆重的任命仪式。七位大学士身着崭新的朝服,神情庄重地跪在我面前。我手持诏书,高声宣读:“今朕任命张昭、顾雍、陆逊、法正、孔融、邓芝、马钧为内阁大学士,入内阁辅佐朕处理政务。望诸位卿家尽心竭力,不负朕之厚望。”

七位大学士齐声答道:“臣等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任命仪式结束后,我又对内阁大学士们进行了一番嘱托:“内阁乃朕之重要辅佐机构,责任重大。诸位卿家日后当以国家利益为重,齐心协力,为大汉的繁荣昌盛出谋划策。若有不同意见,可在阁中充分讨论,但最终决策需以朕之旨意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