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喜经理在早会上很遗憾地告诉大家,由于他上季度的考核没有得到通融,他们这平区八个营业部经理需要通融考核,按照各部门的数据排名,他们部门的数据比较低,而且他去年已经获得一次通融的机会。现在就把通融的机会给到了没有获得过通融的哪些部门经理。
于是他的职级就降为了资深主任,他对于这个结果也只能接受,他其实心里早就有预感。由于集团那边的人力领导已经换人,现在新来的领导他都不是很熟。虽然他在上季度已经预料到自己会通过不了考核,当时找了集团、分公司及他们片区的领导,分别请他们吃饭。
但是这些领导都是从外地的分公司空降来没多久,跟他交情并不深。如果是以前那些领导,就和他关系比较密切,估计还有戏可以通融。而现在就只能按规矩办事了。
他说请客吃饭了,也写了申请了,不过最终结果还是落空了。也有的老业务员说,可能陈喜没找对人,他应该找集团更高级别的领导,看在他服务公司28年的份上,做了18年的部门经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在当年他也是业绩高手,为公司的业绩添砖加瓦的。
然而公司是很现实的,只看业绩数据,不看既往贡献。不论谁,现在要拿到通融名额,都是要看数据说话。当然感情牌这种只有个别,估计要领导比较看好的才会给到。
其实每个职级都是有鄙视链的,只是大家没有说出来或者默认它的存在而已。林丽曾经也是从主管级降级到业务员,她能理解陈喜经理内心那种不甘和无奈。估计他现在能做的就是重新规划晋升目标。
但是现在的市场行情想要在一年内晋升还是有难度的。他们部门的业绩总体并不算拔尖,如果按照基本法的晋升要求,更适合6个营业组晋升部门。如果对于业绩拔尖的部门团队长,可以4个营业组晋升部门。
不过想要单独成立部门经营,还是要有六个营业组。现在的市场形势,业务员留存都是问题。早会上,陈喜经理也提到,今年公司的考核制度会改,不再考核件数了。
大家都拍手叫好,不过现在公司还没有宣导,大家也在担心,会不会提高考核佣金了。新的一年,公司都在大力宣传税优保险。
林丽趁着上午在开早会的时候,选了五六个年收入比较高的朋友和他们微信沟通。只有三个人回复了她,其中两个都回复说不买了,还没有开通,他们了解后觉得家里的保单买的够多了,缴费压力大。
另一个朋友是林丽之前买车时候的销售经理,现在她已经做到总监级别了。她的年收入估计在五十万以上。
林丽没想到发了信息问她,是否已经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开在哪个银行?今年的元的产品是否已经缴存进去?
这个朋友居然很快回复,说不打算开通。她了解过了这个个人养老金账户,感觉没有什么用。
林丽和她简明扼要说了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作用,可选择的产品。这个朋友跟她说,她担心现在的经济环境,分分钟都有可能被公司裁员。她如果被裁员了,就大概率不会工作了。如果这样,她还要交费觉得不划算。这个客户吐槽说去年他们公司裁员了一批人。当时她也很想离职。
不过想着现在能有班上还是比较幸福的,至少还有相对稳定的收入,于是就继续干,而且他们的工作强度不大,还能双休。
她接着说,她现在就想着自己把钱握在手里,不想增加额外的负担。林丽也能理解她的想法,估计相当一部分的客户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钱握在自己手里最安全。他们对于金融机构都不是太相信,毕竟这两年暴雷的金融机构比较多。
他们对于国家的这个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不看好。林丽自己也没有存太多,这两年的试点时间,林丽自己也就在账户里存了几千。因为她这两年的收入下降很多,个税很低,买多了感觉也享受不到税收优惠的政策。
林丽一想到自己家背的200万左右的房贷,心里就一紧,她也想要多赚点钱,希望早点还清。现在听说银行都不收那种还不起房贷的房子了,因为法拍房太多了。
陈喜经理在那里再次讲了一遍那天他们培训的灯片。林丽则在那里时不时跟客户沟通微信。等到课程讲完了,大家都在提异议处理,讨论还是比较热烈的。有的客户认为自己要先出元,次年个税申报才能退税出来,他们认为这个钱还是自己的钱,不能接受。
陈喜也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异议处理,说这种保险既可以存下来一笔钱,也可以获得退税,要先把税交了才会在次年获得退税,折算下来实际上的保费低于元。
不过有的客户太较真,就是认为不值得,不能接受,而且这类的养老产品都是定死在那个个人养老金账户里,要到退休才能领取出来。他们觉得不确定性太大。万一过几年,又提出延迟几年退休,这么下去,很可能那个账户要到很大年龄才能领取或者遥遥无期不能领取出来。他们担心这不确定性太大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喜经理也按他自己的理解做了解答,不过林丽不算满意这个回答。她还是想多和一些客户沟通后再总结复盘。她相信总会有合适的客户群适合这样的产品。
如果这个人养老金 保险产品能在前两三年推出来,可能市场的接受度又不一样呢。那时候大家手里还有钱,而且经济环境没有现在这么差。现在大家都量入为出,消费特别理性。要想从别人的口袋里让他掏钱出来,尤其保险,还是有一定难度。
但林丽也在心里鼓励自己,不要总想着负面的,强调这些不足,还是要想办法搞定客户。想想,为什么别的业务员能够出这类产品,而自己不能?是不是自己也不是太认同,还是自己没有处理好客户的异议处理?
她还是没有放弃,希望可以找到攻克的点。她现在还很没有感觉,因为还没有谈成一单。如果有成交,估计信心会更大。
林丽发现部门经理年前招聘的那个新人张扬还挺能说的,满嘴跑火车,很会跟别人开玩笑。不过她感觉自己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