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九晁立刻接话,语气诚恳。
“儿臣定当全力配合调查,还自己一个清白。”
皇上目光深邃,手指一下一下地敲击着龙椅扶手,似乎在权衡利弊。
朝堂之上,气氛愈发紧张。
皇上沉默片刻,终于开口道:“此事尚有疑点,容后再议,退朝!”
大臣们纷纷行礼告退。
转眼间,金碧辉煌的大殿便空空荡荡,只剩下皇上和太尉二人。
“太尉,随朕来。”
皇上起身,拂袖而去。
太尉紧随其后,二人一前一后,走向御书房。
御书房内,皇上落座龙椅,脸色阴沉,“大殿上之事,太尉如何看?”
太尉谨慎答道:“陛下,依老臣之见,太子殿下此举,虽有理有据,却也过于激进。三皇子毕竟是陛下的亲子,如此当众对峙,恐伤皇家颜面。”
太尉恭敬地垂首,“陛下,此事颇为蹊跷。太子殿下与三皇子各执一词,人证物证俱在,却又疑点重重,难以断定真相。”
皇上眉头微蹙,“那依太尉之见,你是相信太子,还是相信三皇子?”
太尉心头一凛,这个问题,不好答。
“臣以为,应当相信证据,既然有人证物证,就应彻查清楚,以正朝纲。”
皇上眸光犀利,“这么说,太尉是相信太子所言了?”
太尉连忙道:“臣不敢妄加揣测圣意,只是就事论事,臣亦不相信三皇子是这般秉性之人。”
“哦?”
皇上追问道:“那在太尉看来,三皇子是怎样一个人?”
太尉后背沁出一层薄汗,谨慎答道:“身为臣子,不敢妄议皇子。”
皇上摆了摆手,“无妨,你且说说看。”
太尉这才斟酌着开口,“三皇子向来勤勉好学,待陛下亦是孝心一片,在朝中也颇有贤名……”
他顿了顿,又道:“今日之事,确有蹊跷,还望陛下明察秋毫,找出真相。”
皇上点了点头,似乎对他的回答还算满意:“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太尉闻言,躬身行礼。
退出御书房,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