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决意

演变战役 力量焊接 1429 字 18天前

所以对于反抗之后九族连坐,像《大明律附例》上有关凡共同“谋反”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官”规定的冤狱,无论哪位“青天大老爷”都没有,也不可能帮农民去平。

这是由他们的阶层本质决定的。

“有的人用说许多【清官】、【好官】爱民如子,身体力行地践行【大爱】的方式,为这些封建官吏辩护,说因为有他们,人们能够在这套体系下过得很好。”

“可首先,在阶层体系里只有带着阶层性的人性,而没有超阶层的人性。”

“过去的一切统治阶层大都喜欢提倡【人类之间的大爱】,许多所谓的圣人贤人也喜欢提倡这个东西,但是无论谁都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它在阶层体系里不可能实行,自人类分化成为阶层以后,就没有过统一的爱。”

“真正的人类之间的大爱是会有的,那是在全世界消灭了阶层之后。”

“阶层使人类分化为许多对立体,阶层消灭时人类之间的大爱自然会产生,但是现在还没有。”

“我们不能爱敌人,不能爱世界上的种种丑恶现象。”

“正如敌人和那些丑恶不会爱我们。”

“其次,封建体系的残酷剥削不是个人的性情好坏、善恶能够改变的。”

“这是它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病根。”

“农民终岁劳苦不得温饱,田无一垅,房无一间,今日完租,明日乞讨,衣不蔽体,这,就是现状。”陆大古在床边坐下来,“树青,大春,你们都是苦出身,你们也看到了,到处都是这样凄惨的景象。”

即使那些号称轻徭薄赋,施行仁政的时期,如汉文帝景帝时,有所谓“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实际上也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对此荀悦所着的《汉记》明确记载:“官收百一之税,民收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

班固《汉书.食货志》同样记载道:“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可见当时的赋税虽名为三十税一,但地主收农民的田租却十分而税五,赋税轻,私租重,贫民还是要卖儿鬻女,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

而许多封建时代的大地主,却不纳税不服役,所有这些重担都落在贫苦的劳动人民身上,所以当时就有“征税皆出下贫”之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即使遭受了自然灾害之后,大批劳动人民无家可归,到了易子而食,严重威胁到封建权力的存亡,统治者勉强拨划一点粮款,安抚人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