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获取材料不难,他从进入本历史线到领兵北上也有大半年,就准备来说,绝对是足够了。
然后,他所组建的设备构成是:
【风箱】-作为鼓风机使用;使硫磺更充分地燃烧。
【气包】-储存气体,由一个大缸和加水底座构成;作为简陋的缸体气压测量装置存在。
【硫磺燃箱】-一个三角形铁箱;工人需使硫磺在其中燃烧生成SO2。
【立缸】-一个缸口盖上一个大盆,用泥密封的大陶缸;用于清除尘土和硫磺杂质,均匀混合空气与SO2。
【二氧化氮发生器】-一个铁罐子,以导管与立缸相通,在罐内加入KNO3和KH2SO4,也可直接使用硝酸,加热后即有NO2气体流出。
这里可以准备两个发生器交替使用,使NO2气体的供应不断。
【脱硝塔】(塔一)-由内部装填碎瓷的数个大瓷缸对口连接堆放而成;它可以使SO2和含硝硫酸反应,一部分转化为SO3,生成硫酸,其余经脱硝塔进入反应室,由塔三产生的酸再加入脱硝塔浓缩。
该塔的上部有导管与二塔相通,下部有一根导管与立缸相接,作为化学气体的入口。
【缸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塔)-均用缸垒成,并用导管相通;
二塔内部不加填充物,仅作为铅室使用;三塔为循环塔,塔内装满碎瓷,该塔的作用是将四到十一塔中产出的稀硫酸导回,继续浓缩。
此塔制出的酸会再回到一塔进行循环。
四到十一塔中均有少量填充物,作为铅室使用,让反应不完全的气体继续反应。
【吸收塔】(十一塔)-亦由瓷缸垒成,塔内填满碎石英或碎瓷片,也可以碳酸钙填充;用于吸收工人操作失误导致的酸雾或反应不完全的气体。
这就是硫酸制备的整套设备。
接着,硝酸制备装置比硫酸简单得多,仅包括【加热炉】、【反应器】、【反应器盖】、【导气管】和两个【冷却室】。
全由砖块、土坯、铁锅或瓷缸搭建,瓷缸作为反应器盖,由瓷管充当的导气管组成,冷却室内填充耐酸的碎瓷片,出酸管可用玻璃管或瓷管。
“我们下个月初可能还要运些设备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