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同文

演变战役 力量焊接 1382 字 18天前

“嗯。”

大进接着翻了几本书,大古一一作答,给出自己的观点。

直到她合上书:

“差不多了。”

该温习的都温习过了。

陆大古在大进旁边坐下来,今天的他照常穿着玄色衮服,金线龙纹装饰,不过这身衣服稍稍收了下摆和袖口,便于行动,头戴的,也是玉冠,而非冕旒,大进穿着粟色长裙,头发盘好发髻,金簪与挂坠相配。

这挂坠和大古的玉佩、冕旒一样,不是用来甩着玩的,而是保持他们与身份匹配的威仪的,戴了这些东西,他们的动作就该把握程度,如果这些坠物因为动作剧烈摇摆。

就说明他们放的太开,仪态不端,不成体统。

“对了,我这里有篇文章,宋国传过来的。”

“你看看要不要译?”

大进递给大古一张纸,他掸了掸,默读起来。

开篇标题,《汉论》。

先讲述了以前的几代晋王和几位君主的事迹,然后话题延顺到大古身上:

【及至汉王。】

看得出来,陆大古打得几场灭国战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太高效,令他们心生震怖,潜意识地默认了他以黔首出身自封汉王、建汉国合情合理。

【欲,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八荒,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咳呵。”

他失笑,把文章继续读完,摇头:

“这是在骂我呢。”

“主要是骂我太残虐了,说我这种做法是得不到长久的。”

在古代,新政策想要确实看到效果,往往要几十上百年,因为其中要考虑到平民、读书人、贵族豪强间的意愿和平衡,往往容易反复,而陆大古做得又急又快,举措强硬,毫不考虑贵族豪强,当然残虐了。

就拿车同轨,书同文来说。

忽然改换车轮车型,人们习不习惯?读书人读了半辈子书,忽然连字都全变了,习不习惯?所有人都得用新币制,重新学习钱币换算,有没有意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下燕国国民归顺得那么快,本质上是他干好了三件事:

转移仇恨。

帮当地平民认清了他们生活困苦的直接原因,是原先的上层人施加的繁重赋税,和诸多限制,和那些人的无底线。

做好分配。

铲除原先的上层人后,对平民解禁,树林可以砍柴了,山陵能打猎了,河道能捕鱼了,各家各户还有了田。

做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