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校里建设只对内的校图书馆,在外建设大图书馆,将不涉及蒸汽机械的,较为浅显的工匠、农业知识汇编成册,整理在书架上,以及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等,供给拿到了资格的人们观看,此外,经过审查准许的思想典籍、小说、诗集、绘画、乐谱等都可以收容进图文馆里。
并且陆大古公开欢迎人们投稿。
“趁我们还在的时候,催化文化和思想。”
为了这个目的,大古假托前人,汇编了很多天文、神话、故事的典籍进去,充实内容,吸引后来者。
以后,他将规定不允许任何外国人以任何方式进入图文馆,除非是彻底认同自己是炎华人的东亚圈黄肤人,违者终身监禁,或者拿去过两遍路易十六快乐机。
让后人不要太大方。
“神州陆沉,百年屈辱.....可千万别再来一次了。”
第四条政令:
开剧院。
在主要城市建立场地,专供音乐会、唱戏、相声和小品,以较低的收费供给平民观看。
“把艺术拖到地里,沾沾土气,走到民间去,否则曲高和寡,成为极少数人的奢侈,而大多数人不感兴趣,那就成了一种浪费。”
扎根人民的艺术才有生长的土壤。
第五条政令:
鼓励生育。
“婴儿潮都开始好几年了啊,各个地方数量都在逐年增加。”
大进翻阅着记录各地新生儿数量的卷宗。
“毕竟我们人类也是一种动物,当生存条件恶劣的时候,动物会停止生育。”
反过来也同样。
“不必催促,不应训诫,只要为有生育意愿的家庭营造良好的环境,人口自然会增加。”
“当我们走的时候,炎华人口应当会提升一倍以上。”
陆大古掸了掸自己书写政令的布帛,收起,放到桌面左边那堆奏章和文件上,对助手说:
“大约四千多万人口,足够在我们走后维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市场,让工业体系平顺地继续发展。”
内需大是这样的。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这片至少能供养数亿人口的大地甚至能关起门来自己走到第二次工业革命。
他拿起被当作镇纸的指南针把玩了下,放回原位。
用苇管笔在纸面按印象画出世界地图。
然后随手将炎华连同东部的瀛洲、南部的大片东南亚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