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乡土大明!(1)

这次赵福顺所在的鹤城农用机械厂给他们这些员工放了长达14天的农忙假,在这14天里,工资是照常发放的。

每当农忙的时候各大工厂里的工人都会回到合作社里忙活着收割、播种的事情,这时候工厂要么请人替班,要么干脆歇业。

如果在以前没有合作社的年代,像赵福顺这样的普通辽东农民根本没有出去务工的机会,自家耕地要时常照顾,他得关心农作物有没有害虫,每日给稻田浇水都成了他的生活日常。

可自从1814年辽东地区大规模推行农业合作社以后,他们的耕地就交给农业合作社统一管理,日常对农作物的照顾根本不需要他们操心,只需要收粮食的时候给农业合作社交一部分当“会费”以外,也不需要额外缴纳钱财。

基本上在加入农业合作社以后,他们这些辽东农民都成了“甩手掌柜”。

这生产方式的变化也是因为机械化播种的推行,之前一个人需要干几天的活,农业机械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够完成,哪怕是最基础的农用手扶拖拉机的耕地效率也比5个人强。

在新富村集体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前两年还需要村民们轮班照顾耕地,在1817年以后,新富村向县里申请了农业机器补贴,他们集资购买了14台手扶拖拉机和3台收割机以后,新富村农业合作社就摆脱了生产力的限制。

合作社内的会员也都不用在被困在自家的农田上,有了农用机械的加入后,新富村农业合作社的生产效率大大的加强,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还提高了粮食作物的产量。

随着农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新富村农业合作社在连年朝廷政策的补贴下啊,添购了100来台各种农用机械,并且在他们村子旁边还建立了一个粮食加工厂。

有些年纪稍微大一些的村民可以直接在村子旁边的粮食加工厂就业,在农闲的时候赚取更多的财富。

“我脚上这双劳保鞋都是厂里发的,我在工厂不缺衣裳和鞋子穿,下次不要浪费钱了,攒起来到时候给孩子多花一些,他们日后也得娶媳妇儿嘞!”

“咱们合作社里购买的拖拉机和收割机都是我们工厂生产的,我开的很熟练!”

赵福顺放下碗筷叮嘱着自己别乱花钱,没事了都给孩子买点衣服,他这个一线工人在工厂里的待遇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