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被敌军所俘,是否应该用金银换他回来?当敌用之做挡箭牌时,是否应该为了皇帝的安危停止进攻?
……
回答的人胆战心惊,记录的人也满头大汗。
等每个人出去的时候,他们目光呆滞,后背早已湿透。彼此看了看,眼神里有惊恐之色。
这个时候,他们已不再想自己的回答是否合崇祯皇帝的心意,是否会得到提拔?而是,自己的回答是否会招致自己灭族。
等天色大明,朱由哲终于和所有人都见了一面。他伸了伸懒腰,向脸色异常难看的金声道:“金爱卿,终于忙完了,和朕一起用早膳吧!栗宗舟,叫李邦华、张世泽和万太尉一起,他们也是一夜没休息。”
栗宗舟拱手,“奴婢这就去叫他们。”
朱由哲叫住他,“对了,还有那个吴有性。所有人中,就剩他一个没见了吧!”
栗宗舟得旨离开。
金声站起来,“陛下,臣不懂。”
朱由哲转头过来,“什么不懂?”
金声微微皱眉,“陛下,臣不懂,您将这些问题抛给那些士子,您期待从他们那里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朱由哲嘿嘿一笑,摇头道:“金爱卿,这样对你说吧!朕从来没有指望从他们口中得出答案?”
看金声满脸不解,朱由哲笑着解释道:“这些问题有标准答案吗?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而已。偶尔有两个惊艳的,超脱一般观念的回答,但也仅是让人耳目一新而已。”
朱由哲转向金声道:“朕不在乎他们的回答,在乎的是他们的表现。”
“有人一直首先回答,表现欲极强。有人老成持重,追求稳妥。有人言语结结巴巴,但观点新颖。有人没有观点,只拾人牙慧。有人言辞激烈,敢于挑战权威。有人唯唯诺诺,只求无过。这些才是朕想看到的,也是朕取才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