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更变态的,如李定国,还有李自成手下那个孩儿营,很多十多岁都上阵砍人了。
这是长在深宫之中的朱慈烺他们远远不能比的。
太子性仁弱,是吴伟业对朱慈烺的评价。
但同时,身为阁臣的黄景昉却给了朱慈烺“英睿夙成”的评价。
两人都曾担任过朱慈烺的老师,对他的评价却有点截然相反。这并不奇怪,毕竟每个人看的点都不一样。
而对于朱由哲来说,朱慈烺是个好孩子。聪明、好学、宽厚,善良,最主要的,听话。
聪明、好学,各个学科都学的很好,至少很受他那些师傅的夸赞,是所有人眼里的好学生。
宽厚、善良这些也都是好的品质。
但少年心性,很容易放纵开来,也容易受人影响。
三个突然放开限制的小霸王,再加上夏完淳这个颇为有自己想法的狗头军师,然后就彻底走偏了。
朱由哲当然希望朱慈烺有所改变,认为他的性格太柔了,被那些儒生们教的有点呆了。
但这种改变不能太快,否则极容易走偏。
最重要的,朱由哲不想朱慈烺太早干政。
现在的大明太脆弱了,经不起太大的折腾。
若朱由哲不在,李邦华、蒋德璟这样的老臣尚可坐镇。但若朱慈烺插上一脚,这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或许,朱慈烺也不想。
但他身处太子那个位置,自有人推着他向前走。
就如唐通,本来朱由哲让他的五千士卒充作陪练,提升其他各营的战力。
但朱慈烺去了后,他虽然依旧和其他营对战,但也放了不少精力在恭维朱慈烺身上。
那些弓箭和宝剑都是唐通送的。
其他如英国公张世泽,襄阳伯李国帧,马科等人更是天天围着他转。
小树还未成材呢!
就左恭右捧,最后可不就长歪了吗?
朱由哲突然有些感慨,明明是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便宜儿子,怎么好像自己真把他们当亲儿子了,处处替他们考虑。
周皇后走到朱由哲身旁,侧过头小声道:“皇上,别生他们的气了,都吓着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