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的潇洒,但几人却舍不得银钱,去大酒楼大饭店吃,找了一家看起来比较干净的小饭馆。
一人吃了一碗鸡丝清汤面。
家里的干辣椒没有断过货,干辣椒,辣椒面,辣椒粉,辣椒油,已经成了柳正欢的常用调料。
几人的口味也慢慢的变了,清汤寡水的面条,吃起来没滋没味。
柳恬恬却吃的香甜,最近很爱这种清淡的饮食,吃下肚去,胃里舒服。
吃饱喝足,柳恬恬让柳正欢带她去李氏酱坊看看。
李氏酱坊在一个不起眼的胡同里,是祖传酱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大豆酱做的不咋滴,但他们家酿制的酱油,味道极好,很正宗。
不仅供应镇上的酒楼,大户人,就连军营,也会按月采购。
因为这背景,李氏酱坊的伙计,傲气十足地打量着几人。
酸言酸语的道:“我们酱坊的东西不零售,都是一缸一缸的卖。你们买得起吗?瞧瞧你们这穷酸样,怕是一辈子也吃不起我们的酱。”
柳恬恬的本意是想看看酱坊里的酱,看有没有达成合作的可能。
狗眼看人低的伙计,压根不让他们进门,还言语嘲讽。
柳恬恬帕斯掉和李氏酱坊合作的想法,有这样的伙计,想来酱坊的主人也是高傲不可攀,她懒得去踢铁板。
“走吧!我们去采买东西。”
柳恬恬转身带着弟弟妹妹走了。
那伙计见人走了,吐了唾沫,自言自语:“算你们识相,李氏酱坊可不是阿猫阿狗能进的。”
酱坊的大门缓缓关上了,却不知他们关上了一条富贵路。
柳恬恬先去杂货铺买了十斤干胡豆,盐,辣椒面,大蒜等等一些东西。
又去卖瓦缸的铺子,挑了两个能装五十斤的酱缸,以及一些小瓦罐之类的,零零散散的凑了一堆。
付了钱之后,为难了。
这一堆东西,该怎么弄回村里去,要是自家有辆牛车就好了。
最后实在没办法,柳正欢去租了辆牛车,去云田村一趟,二十文钱。
柳恬恬有种包的士车下乡的感觉,本来坐牛车,她们五个人,五文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