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下下之策

想当初,周瑜之死,让鲁肃看透了孙权的薄情寡义,对他失望至极,早已暗中投靠了刘纬!不过,鲁肃一直奉命,低调隐忍,潜伏在东吴,是刘纬的高级卧底!

刘纬之所以让鲁肃当卧底,就是为了关键时刻,起到出其不意的奇效,眼下他已有消灭东吴之心,时机已经成熟,也到了鲁肃该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按照常理,如今孙权人在柴桑,鲁肃只要扣住他,交给刘纬,便等于是平定江东的首功!可问题是,刘纬的既定战略,并非如此,他是想放孙权回归江东,诱使孙绍谋反,再以帮孙权平叛为借口,发兵攻吴!

那么,鲁肃是否收到刘纬的密信,对此了如指掌了呢?没有!刘纬压根就没给鲁肃送信,他对此一无所知!

当初,刘纬让鲁肃留在东吴卧底,是布下的一招暗棋,并不指望他收集情报,基本的原则是:非必要,不启用;待战事,见奇效!为了避免往来通信,一朝不慎,被孙权发现,暴露了鲁肃的真实身份,刘纬从来不与鲁肃建立直接的联系!

因此,即便到了该鲁肃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时刻,刘纬也没给鲁肃去信,他相信,凭鲁肃的聪明才智,一定能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利弊,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眼下,鲁肃听了孙权一番讲述和抱怨,对局势立刻有了清醒的判断,他发现,孙权能够侥幸逃生,竟是汉军故意为之!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倘若诸葛亮真的要抓孙权,何必派马岱在华容道堵截?直接拿下乌林,岂不更为方便?

一旦马岱所部占据乌林,并派水军封锁江面,孙权就是插翅也难飞了,可诸葛亮却没有这么做!况且,孙权都已经跑了,为什么诸葛亮不派人来追,反而只有丁奉的叛军来追,这也太不正常了,更像故意放跑孙权!

那么,汉王和诸葛亮,为什么要放走孙权?是想保留江东,以牵制曹操?不是!倘若如此,也该先抓住孙权,逼他签下苛刻的盟约,再放回东吴,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干嘛要偷偷摸摸地放他走,还装作不是故意的?

这说明,汉王另有所图!再加上孙权刚才说的,丁奉所部,已经造反的事实,鲁肃当即断定,汉王和诸葛亮,是想挑动孙绍内乱,为征战东吴,师出有名!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鲁肃就用不着扣留孙权了,反而应该放他回到建业!只有孙权安然返回,孙绍起兵才叫谋反,倘若孙权回不去,孙绍以世子之尊,继承吴公之位,名正言顺,也就不存在兵变谋反之乱了!

不过,听刚才孙权的话音,似乎对鲁肃有所寄望,这家伙,究竟在谋算着什么呢?鲁肃必须要搞清楚才行!于是,他赶紧拱手一礼,好奇问道:“主公,欲何计议哉?”

孙权见鲁肃一点就透,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当即提出,让鲁肃率领柴桑军,与他一道,前往庐江,趁孙绍不备,将其拿下,把这场叛乱,扼杀在萌芽之中!

孙权还刻意强调,行动一定要快,最好明天早晨,就赶紧出发,必须抢在丁奉之前,赶到庐江才行!届时,孙绍不知道荆州究竟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丁奉已经对孙权下手,在茫然无知的情况下,防备不足,最容易得手!

孙权到底是个成熟的政治家,已充分认识到,目前的局势下,攘外必先安内!

虽然汉军虎视眈眈,似有消灭东吴之意,可荆州之战,才刚刚结束,他们没有余力连续作战,直接进攻江东!调集军队,等待春粮收获,以资军用,都需要时间。因此,汉军一时半会儿还打不过来!

可孙绍呢,却是东吴内部的一颗定时炸弹!这小子一旦起兵造反,孙权江东主位受到威胁事小,造成混乱的局面事大,本来就要面对外敌入侵,自己人若先发生内讧,萧墙祸起,不是让刘纬坐收渔翁之利了吗?

因此,当务之急,首要目标,必须是防止孙绍作乱!只有平息了这场可能发生的叛乱,孙权才有余力,抵抗汉军的进攻,避免灭国的厄运!

必须承认,孙权的想法,是正对的,也的确是当前局势下,最合适的选择!

然而,鲁肃是刘纬的卧底,早已跟孙权不是一条心,哪能遂了孙权的意愿,肯定要阻止他!孙绍的叛乱,必须发生,你想把它扼杀在萌芽之中,那可不行!

“这……主公!恕某直言,此计……不妥!”鲁肃想到这里,沉吟一声,做出一副欲言又止,十分为难的样子,拱手谏言道!

“哦?有何不妥?”孙权听鲁肃这么说,眉头一挑,好奇问道。

“此举……无异促其反耳!”鲁肃话也不多,一句话便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鲁肃的意思是说,虽然丁奉在荆州已露反迹,可擒杀孙权的,却是丁凯,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丁奉造反了!至于孙绍,虽然大家都心如明镜,知道他觊觎江东主位,却也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指控于他!

在这种情况下,孙绍反与不反,只在一线之间,你拉他一把,也许孙绍便能顾全大局,与孙权一道,对抗汉军;你推他一把,就有可能把孙绍给逼反了!

汉军大兵压境,虎视眈眈,正需要吴国上下勠力同心,团结一致,以对抗外敌入侵,倘若孙权先收拾了孙绍,不是等于自断臂膀,痛失一助吗?

因此,鲁肃认为,当下之局,孙权应该想办法拉拢和安抚孙绍,哪怕他真的曾经授意丁奉,在荆州干掉孙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举,孙权暂时也可隐忍不发,等打跑了汉军,守住了疆土,再追究不迟!

总之,孙权想要攘外必先安内,没有错,错就错在方式方法上!你逼迫孙绍造反,那不是“安内”,而是“乱内”,在如此危急存亡之秋,绝对是下下之策啊!

聪明人之间,话不用多,鲁肃一句话,便点醒了孙权!是啊,刚才自己怎么没转过来这个弯?鲁肃说的……似乎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