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别提有多风光了

并汉 做梦中 3961 字 21天前

其余诸侯并无可拿出手的战场的胜绩。

甚至连孔豫州都命丧颍川。

不仅如此,各州郡私下还争执不休,内讧争权夺利,彼此互不信任。

由徐州牧陶谦等人共同商议,一致同意。

行车骑将军河南尹朱俊,有君侯之尊,文武兼备,应运而出,所有君子,无不肃敬。

因此大家愿意互相激励,并挑选精锐,深入敌后,直指长安。

到时多带粮草,足可支撑半年。

众人将一心一德,听凭将军指挥,共同消除国难。

看看,看看文中所写内容。

既抹去袁绍身为盟主讨伐董卓的功劳。

又提袁氏兄弟内讧争权夺利,拉帮结派,残害盟友的事实。

这摆明了不给自号车骑将军的袁绍面子。

除此之外还有参与签署檄文的人。

有前杨州刺史周乾、琅邪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泰山郡守应劭、汝南郡守徐璆、前九江郡守服虔以及博士郑玄。

这些人响应陶谦,共同发出讨伐檄文。

可以看出,此次讨伐以徐州治下为主。

但李傕、郭汜、樊稠可是拥有毒士贾诩。

根据光禄大夫周忠和尚书贾诩的建议。

决定召朱俊入朝。

当时朱俊手下已汇聚陶谦等人派来响应的兵卒。

他们都怕到长安去。

朱俊对他们说:

“陛下召唤臣下,应该要赶快应召。”

“更何况是天子亲下诏书呢!”

“况且李傕、郭汜只是小人,樊稠平庸无能,他们并无长远打算。”

“如今他们三方实力相当,将来一定会生出龃龉。”

“到时我再抓住机会,从中挑唆,便可成大事。”

朱俊打定主意,于是辞谢陶谦,响应李傕征召。

西入长安,就任太仆。

陶谦热脸贴人冷屁股,只能作罢。

这么热心肠的人还有袁绍。

魏郡郡守栗攀一死。

他想任命董昭接任。

一来董昭已经和袁熙做出了一些成绩。

也该给他一些奖励。

二来董昭刺探董先的事被泄露。

导致董昭在柏人任职,手上无兵权,比较容易出事。

你想想董先那一些下属,就为了给董先出这口恶气。

便敢让于毒去护送朝廷所署的冀州牧壶寿赴任冀州。

而且还趁机夺了魏郡,给袁绍等人的家人造成危险。

谁知道他们,还会瞒着董先做出些什么出格的事呀。

袁绍让他任职魏郡郡守,就是要让他可以继续工作。

又有充足资源以供调动,同时还可以保护自己安全。

至于甄平的角色被发现。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总不能因为甄尧的四妹夫和五妹夫掐架就报复吧。

栗攀之死,朝廷李傕等人在贾诩的指导下,也有自己的想法。

如今董卓已死,但朝廷却仍由西凉人把控。

西凉人与关东,尤其是与袁氏之间的仇怨已深。

而这袁氏兄弟,一个遵长安天子刘协。

但另一个却妄图立幽州牧刘虞为帝。

既然与这袁氏兄弟之仇无法解。

不如进一步分化袁氏兄弟,加深他们的矛盾。

由这袁氏兄弟分割关东集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朝廷任命袁术为左将军。

并封阳翟侯,假节。

还遣太傅马日磾因循行拜授。

也算是抬高袁术的身份地位。

同时任命大儒郑玄为魏郡郡守。

这算是往袁绍的冀州插入一根楔子。

关键是郑玄是大儒。

袁绍让不让人赴任。

让,只能看着州治被分权。

不让,则被天下儒士唾弃。

不得不说这贾诩不愧为毒士。

这棋下得,不输李儒。

秋,七月十三日,庚子。

在李傕等人同意下。

太尉马日磾为太傅,录尚书事。

改由胡轸接任司隶校尉一职。

但他与左冯翊功曹游殷不和。

于是便罗织罪名将游殷害死。

马日磾既为太傅,又录尚书事。

他建议天子要趁董卓之死,来安抚关东。

以此避免与关东的关系继续恶化下去。

以此方能继续与掌控朝廷的西凉博弈。

于是刘协便同意马日磾和太仆赵岐持节东出。

去抚慰关东诸侯。

同时令皇甫嵩为太尉。

并罢免司徒赵谦。

使节出使。

当然也有李傕等人的意思在内。

他们也想趁此机会,取得关东的承认。

你接受朝廷抚慰。

那就意味承认如今这个被西凉掌控的朝廷。

如果你不接受朝廷抚慰。

那就是李傕他们要防备的对象。

以此来识别敌我。

这便是贾诩为李傕想的方法。

同时也是暗中支持天子刘协的手段。

八月,使团一路顺利,来到雒阳。

所到郡县,黔首都高兴地说:

“今天终于能再次见到朝廷使者的仪仗车骑了。”

“看来日子要好起来了。”

使节团以马日磾为正,赵岐为副。

两人商议,在雒阳分开。

由马日磾南下南阳,去抚慰袁术等人。

由赵岐东出成睾,去抚慰曹操等人。

有人在行路,有人已到达目的地。

比如阿三,他们终于回到灵丘。

成功完成任务。

董先少不得要嘉奖他们。

尤其是带回徐荣和李儒。

更让董先欣喜若狂。

董先初步设定的奖励体系。

自然是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资为辅,搭配进行。

共分六等,皆有奖状。

比如口头奖励,主公宴请,单位通报,公示褒扬,亲卫送匾,游街耀邻等。

而物资则以奖励旧五铢钱为主,由千钱到万钱不等。

战场军功物质奖励加倍。

阿三这一次立的是一等功。

所以他很忙。

尤其是董先亲卫护卫着一等功牌匾。

他骑着八尺高的駥马。

一路趾高气昂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别提有多风光了。

左邻右舍虽说也都是董氏要员的家眷。

但别人没立功,就他一个盗墓贼立了功。

而且是一等功。

既有董先亲自接见,宣奖,宴请。

又在本单位通报表扬,同时向董氏集团公示。

再加全副武装的亲卫连送一等功牌匾和骑駥马游街。

这让阿三虚荣心爆棚。

也让全体摸金营自豪。

同样的喜事还有一桩。

那就是荀攸来访。

荀攸来访并不藏着掖着。

他兵行奇招。

直接上门。

登上灵丘金台自荐。

就是门头农庄那个招贤石台。

而且直截了当,要见董先。

董先一听荀攸之名。

自然亲自迎接。

甚至连鞋袜都未穿好。

讲究的就是一个心急。

虽说这是表面工作。

但也能让人感受到董先的热情。

董先很明白这是地方望族的选择。

就好比河东裴氏。

明明裴晔与董先关系不错。

但却还让裴俊入益州,裴潜入荆州。

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保障自己家族能顺利繁衍。

这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