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亡失财货,夺土远移,不习风俗,不便水土,类多灭门,少能还者。”
董先相信自己已经尽力消除鲁氏祖孙的迁徙疑虑。
比如让健康上,水土不服。
比如财物上,让他们带上财物契券。
并承诺返乡时,按契券,分文不少。
再比如鲁肃的成长进步上。
直接推荐到桃山书院学习。
说实话。
守江必守淮,这淮水两岸,可是日后战争争夺的焦点。
生活在此,东城鲁氏是在刀口起舞,早晚要择人而投。
所以董先也不着急。
他安心地在东城住下,等待董氏的回复。
过了数天。
鲁肃终于有了答案。
愿意北上。
并向董先赠送两囷米。
一囷三千斛。
一共六千斛。
这可不是小数目呀。
可见东城鲁氏的底蕴。
不过这些东西搬走也不容易。
还不如卖个人情。
董先也不客气。
当场让扬州军管旅莫戌接受。
并用于驻守大别山的平乱旅。
而鲁肃及族人北上,也交由莫戌安排。
至于董先,他们要先行一步。
前往朐县。
那里还有徐州巨富麋氏麋竺在等着他。
董先一行将从东城北上,到钟离登船。
然后沿淮水东进。
到淮浦转游水北上。
直到朐县。
这又是要一千多里。
他并不知道鲁肃这一行北上之行颇为不易。
后来听莫戌汇报。
董先这才知道。
鲁肃因为一行三百余人,车马一路数里,声势颇巨。
竟然令州郡不安。
于是让骑兵跟随。
所幸鲁肃有一手好弓马。
令骑兵不战自退。
再说说荥阳失败的曹操。
他此刻也在扬州募兵。
因为曹洪与扬州刺史陈温的关系不错。
所以他们领着一路招揽的部曲千余人和陈温一起去募兵。
在庐江募得二千。
然后又到丹阳,得到丹阳郡守周昕的协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又募得数千。
随后带着这支队伍,到龙亢会合。
但这时又发生了另一件事。
关东讨伐董卓联盟没粮草了。
近二十万人。
天天无所事事。
只知道高谈阔论,吃喝玩乐。
这不就坐吃山空了吗?
初平元年,六月。
董卓挟颍川大胜。
向各方派出劝降队伍。
朝廷的劝降分队有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瑰。
由阴修赴南阳,劝降袁术。
由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瑰赴河内,劝降袁绍。
由韩融赴冀州,拉拢冀州牧韩馥。
董卓很清楚。
阴修是袁绍阵营很多人的举主。
分量够。
而胡母班是八厨之一,算是与党人有渊源。
再加吴修和王瑰。
用来劝说袁绍,应该也有几分把握。
而韩融是韩馥的族叔。
这韩馥甚为重视宗族。
应该也有一些制造内部混乱的机会。
这所谓的关东联盟。
不就是北靠冀州,中靠兖豫青徐,南靠荆州吗?
在李儒的操作下。
北路冀州。
摇摆不定的韩馥和关东联盟貌合神离。
南路荆州。
如今荆州刺史王叡让长沙郡守孙坚,讨伐京师前先要讨伐武陵郡守曹寅。
中路兖、豫、青、徐。
青州刺史焦和为黄巾余贼所困,成天卜巫占卦,自顾不暇。
而徐州刺史陶谦,已经主动向朝廷上供,表示愿意服从天子令。
至于兖豫联军。
自从搞定并州刺史董先后。
兖豫联军无一战之力。
飞熊军东出,便能击杀豫州刺史孔伷,已是明证。
如今他们十数万人坐吃山空,军中无粮,开始内乱。
他们只能纵兵为贼,祸乱兖豫。
这时如果再说服冀州牧韩馥不给他们供粮。
那战胜他们就指日可待了。
董卓打着一手好算盘。
偏偏敌方阵营还有好队友。
与此同时兖州刺史刘岱因为粮草供应不上,怪罪于冀州牧韩馥。
于是给韩馥的从事刘子惠写了一封信。
信中这么说的:
“董卓无道,所以天下英杰义士要一起攻打他。”
“他早晚要死,不足为忧。”
“但董卓死后。”
“该怎么办呢?”
“到时一定要回师讨伐韩馥。”
“他明明拥有强有力的军队。”
“却不愿出力。”
“这就是在帮助凶逆。”
“哪里可以这么放过他呢?”
“到时你们怎么办?”
“为了宗族家人。”
“可要事先想好出路呀!”
刘子惠为示清白,信未开启便上交韩馥。
韩馥看着信,开始怪刘子惠。
要不是当初刘子惠说服自己。
自己也不至于到今天这般田地。
弄得里外不是人。
他越想越生气。
于是想把刘子惠杀了。
耿武等其他从事见状,急忙一起下跪。
为刘子惠求情。
韩馥这才改变主意。
让刘子惠身穿囚犯的赭衣,去门口打扫府寺。
而那边朝廷劝降分队也到了各地。
袁氏兄弟高喊为袁氏五十余口和豫州刺史孔伷报仇的口号。
要把人家杀了。
这韩馥对袁绍等关东讨伐联盟已起戒心。
再加上他是韩融的族侄。
韩馥以粮食为要挟。
韩融才幸免于难。
但其他人就没这么幸运了。
一个是郭图、钟繇、荀彧、张礼、杜佑、荀攸的举主阴修。
恰恰这些人都是拥护袁绍的人。
结果落在袁术手里。
而另一个则是与山阳度尚、东平张邈一样轻财赴义,振济人士的八厨胡母班。
而且袁绍特别不留情面。
这胡母班可是王匡的妹夫呀。
袁绍竟然让王匡下手。
胡母班死前写信留给王匡:
“自古以来,就没有诸侯举兵征伐京师的。”
“刘向传说掷鼠忌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