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好友都安插进去。
比如发小曹操。
比如淳于琼。
另一方面,为大将军何进出谋划策。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到时袁氏才好得利。
何进也是一样。
似乎也感受到刘宏的不信任。
明显感觉西园近来的动作有所增多。
刘宏把原本属于自己军队的骨干都调走了。
他只能自己另想办法。
于是他听从袁绍、张津等人的建议。
也着手准备。
他还有大将军这个身份。
不用白不用。
他向并州刺史丁原提出要求。
请丁原为他举荐将领和组织兵卒。
要知道天下哪里的兵马最善战。
自然首推幽并凉三州。
常年边境与外族周旋。
扬名在外。
另外还有丹阳、泰山之地。
常年贼寇横行。
也有善战之兵。
何进还安排都尉毋丘毅、王匡等人准备去丹阳、泰山募兵。
而身处西园禁中的宦者。
更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只是他们可用的军事人手较少。
如果前太尉段公还在世的话。
那就好了。
还有谁比段颎用兵更酷烈。
听闻原来的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在灵丘。
不知有没有好的人手推荐。
八月,刘宏好像一下按了快进键。
他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上层结构。
并让禁中找房阿强在平乐观建阅兵台。
这阅兵台可不是普通的那种。
刘宏有明确的要求。
毕竟是要由自己率领的。
规格必须要高大上。
比如说起大坛。
上建十二重华盖。
每个华盖要高十丈。
大坛东北也要建小坛。
同样要修建九重华盖。
这个比主坛稍矮。
但也要高九丈。
而且要求在两个月内完成。
房阿强接到任务很头痛。
真的很头痛。
但没有办法。
刘宏西园八校尉,乃是以照顾刘协的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
这蹇硕长得高大威猛,身强体健,又通晓军事。
刘宏甚至亲自为他佩戴印绶,以示鼓励。
然后是袁氏长孙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
袁绍自从中平元年被大将军何进辟为府掾。
而后协助自己的小伙伴们登上大将军这班车。
然后自己担任侍御史。
不久前改任虎贲中郎将。
如今又任中军校尉。
这其中也有刘宏对袁氏的拉拢之意。
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
鲍鸿之前任职右扶风。
曾在中平二年和董卓一起,合并兵马,攻打边章、韩遂。
迫使西凉叛军败走榆中,也算是知兵之人。
手下有族人鲍信、鲍韬也都勇猛善战。
另外,还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校尉,淳于琼为佐军校尉。
这三人很明显阵营相同。
曹操、赵融、淳于琼均属袁绍阵营。
尤其是赵融以饭量大、爱吃肉着称。
此外还设左右校尉。
由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冯芳为右校尉。
而这夏牟与冯芳则与宦者往来甚密。
看来这也是刘宏的悲哀。
自己辛辛苦苦从西园拿钱出来。
好不容易组织的武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想到被渗透成筛子。
而且还为他人做嫁衣。
除了蹇硕算是刘宏的人外。
其余的人都有自己心思。
刘宏其实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于是他把最重要的责任交给蹇硕。
要知道西园八校尉中。
这上、中、下三军校尉是最有实权的人。
尤其是上军校尉蹇硕。
所有人均由上军校尉蹇硕统一指挥。
甚至刘宏还要求。
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
刘宏之所以这样要求。
那是他经历多了。
正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当皇帝这二十年来。
先是曹节、王甫领跑禁中。
自己扶植赵忠与张让与之相抗。
但是最后,自己却被这两人所欺骗。
甚至搬到南宫,这南宫便有大火。
现在自己扶植蹇硕。
正是希望他能贯彻自己的意志。
突破禁中及朝中的寒冬。
帮助自己完成心中所愿。
协助协儿顺利执掌大业。
当然了,仅仅这样还不够。
除了禁中与军中。
蹇硕还需在朝中有助力。
这袁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袁氏能在梁窦之乱中屹立不倒。
能在党锢与宦者之间执掌权柄。
一定是有原因的。
若能得袁氏拥护。
些许权柄不足为虑。
于是刘宏为了安抚袁氏派系。
任命袁隗为后将军。
附带让董旻接任奉车都尉。
短短两个月。
先任太尉,再任董太后兄子董重为骠骑将军。
随后成立西园八校尉,把大将军置于上军校尉之下。
并拉拢袁氏。
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
大家都能明白刘宏的意思。
刘宏想以庶子代嫡子。
以董侯换史侯。
以刘协换刘辩。
为此他正在尽力削弱大将军的职权。
但大将军无错。
于是刘宏用一个骠骑将军和新设西园八校尉的上军校尉来统领压制何进。
要知道,骠骑将军由抚养刘协长大的董太后兄子董重任职。
而上军校尉则是照顾刘协的小黄门蹇硕。
他们二人加在一起,定能与大将军抗衡。
同时,他还刻意分化袁氏与大将军的关系。
想让袁隗在后续能支持刘协。
一时间朝上朝下议论纷纷。
让刘宏不得不顾及舆情反响。
这让他很烦恼。
身为并州刺史的丁原近来也很烦恼。
他看着摆在眼前的两封邮书。
一封自然是何进给的。
而另一封则是新任西园八校尉上军校尉蹇硕的要求。
于是丁原在居住的院中设下宴席。
并召集麾下吕布、张杨、成廉、魏续、魏越、侯成、侯谐、宋宪、郝萌、刘何、秦谊、陈卫、赵庶、李邹、李黑、李封、庞舒、吴资、薛兰等人聚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