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还要费一番口舌

并汉 做梦中 4348 字 21天前

彼此好奇,也不奇怪。

于是,两人考后,私下一交流。

董先这才知道,少年名叫司马朗。

他的弟弟就是那位臭名昭着的司马懿。

但如今司马懿才四岁。

这时下手,太不仁道,有损自己的形象。

而这司马朗比自己还小一岁。

可是这个头,比自己高一尺多。

董先得知这是司马懿的老哥,不由心中发怵。

司马八达。

没有一个是善茬。

还是谨慎为好。

而司马朗则对董先佩服有加。

仅比自己大一岁,就经历繁畤之战,平城之战,夜袭白登山,火烧王庭。

这事自己可做不到。

随着助教中郎、主事、掌故、治礼三郎层层阅卷。

两人的答卷呈到太学博士祭酒跟前。

太学博士祭酒着看着两人的考卷。

司马朗的中规中矩,没有话说。

但这董先的试卷,不由让他们犯了难。

董先写的九千字,竟是《九章算术》前四章。

这不像是要入太学学习经书的态度。

时任太常杨赐接到博士祭酒的汇报。

于是大笔一挥,让董先去找刘洪报道。

这算术,还有谁比刘洪厉害。

况且,人家中山郡学推荐老师程顺也说了,这董先好算。

而且现在有顶替算筹趋势的算盘,正是这董先所创。

如此一来,只有刘洪才能成为董先的老师。

而这刘洪,虽然现任谷城门侯。

但也借调太常太史部。

研究天文历法。

有他教授董先,最好不过。

就这样,刘洪成为董先的新任老师。

董先拎着束修前去拜访刘洪。

这谷门离北邙山也不远。

往来都很方便。

董先见到刘洪

刘洪年过五十,不爱说话,成天眉头紧皱,一副欠人五百万还不上的样子。

他原本白天值守谷门,夜观天象,计算历律。

日子过得无欲无求。

但太常突然给他安排了一个弟子。

这让他很不适应。

这时候的弟子,吃住都跟着老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尤其是像董先这样的远道而来的,更是需要如此。

当然了,老师可以使唤弟子做事。

也因此,跟着刘洪学习,就免去了诸如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的流程。

刘洪直接拿给董先一个算盘。

并让董先协助自己计算。

董先一边计算,一边推测刘洪在思考的问题。

于是他直接抛出公元纪年历法。

按董先所述,把前汉元始元年当成公元元年。

前汉平帝刘衎是公元前一年登基的。

但王莽却是在公元元年掌权,任大司马,掌管禁军的。

而这一年也是前汉失去政权的元年。

董先解释说,这是要提醒后人,避免重蹈复辙。

至于历法其它的要素。

董先将现在一月三十天,一年十二月,中间加闰月调节,改为平年三百六十五天,闰年三百六十六天。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七个月为大月,有三十一天。

剩余为小月,其中四、六、九、十一这四个月三十天。

而二月份作为调节平闰年的月份,平年二十八天,闰年二十九天。

董先还当场画出月历。

一月一张,七天一行,一个月四到五行。

并告诉刘洪二十四节气在公元纪年历法的位置。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在六日、廿一日;

下半年是在八日、廿三日。

并告诉刘洪,这套历法,要比之前的准确。

刘洪当场愣住了。

这与现有的历法完全不同。

但却好像很有道理。

于是他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到董先画的月历上来。

这哪是给我找弟子呀。

分明是给我找老师的!

他拿着十二张月历。

按照董先所指。

眼下正是霜降之前。

那正是董先公元纪年月历中的十月二十三之前。

也就是刘洪如果想验证,就得从霜降开始跟踪对照。

也就是董先遇上的人是刘洪。

人家有科学钻研态度的。

不像那些无脑政治家。

不然准把董先拖下去重罚。

汉代用的是干支纪日法,用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判定月份,对应将地面分成十二个方位,按顺时针以十二地支表示。

正北为子,正东为卯,正南为午,正西为酉依次往下。

并依据《鶡冠子·环流》中所示: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将农历十一月冬至之月的黄昏时斗柄指子,农历十二月黄昏时斗柄指丑,农历正月黄昏时斗柄指寅,农历二月黄昏时斗柄指卯……。

斗柄东指,为卯月,卯月之前为寅月。

把一年之始放于寅月,而不是子月,丑月或卯月。

想来也有离春天比较近,提醒大家要准备耕种的意思吧。

另外,十九年七闰月。

平均二到三年多一个闰月。

而闰月没有中气。

这就导致要不断验算,不断观察,才能让节气准确。

要知道历法与民生息息相关,但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是何等重要。

有人提出质疑,所以刘宏才会屡次介入,令人平息纠纷。

现在董先贸然提出新历法。

又没经过验证。

这是何等危险。

当然这也是董先思考的结果。

他算准刘洪是个老学究。

只会研究,不会头脑发热。

而且他不想被约束。

因为再过不到两年就光和七年,也就是中平元年了。

太平道趋势已成。

给他的时间不多。

他还有要事要做。

有后路要准备。

有人手要安排。

容不得他在此耽搁。

考虑这么多,董先才在考试中默写《九章算术》。

就是避免在太学人多嘴杂的地方出入。

同时又能避免天天执戟宿卫刘宏。

刘洪果然拿了月历,就立刻陷入深思。

将闰月天数,摊到各月中。

通过四年一闰,来调节。

节气分布分月,也算有规律可循。

要知道,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

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

如果董先的公元纪年历法是准确的话。

并能让气节与公元纪年历法相配合。

那意味着他算出了这个时间。

也得出了天上北斗七星与地球的运作规律。

但让刘洪来向董先请教,他终究还是开不了这个口。

他决定自己来验证。

于是乎,董先在刘洪面前成了一个小透明。

这也是董先始料未及的事。

本来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

没想到如此简单。

董先默默地退出。

只留刘洪一人拿着月历发呆。

自由了!

没人管了!

哦耶!

这才刚入雒阳,就已经跟上司巴结上关系。

并认了两位老师。

还让老师不管自己。

本来董先以为可以清闲清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是没想到正事结束了,非正事就来了。

这不,高望让人通知自己。

董先方便时要来坐坐。

雒阳城中,自然不方便。

要让人家知道,他与阉宦来往过密。

这可不是好事。

于是安排在北邙山居所。

高望来了,还带来了掖庭令毕岚。

毕岚早就想见董先。

只是有禁中职责在身。

董先以前在灵丘太远。

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