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颍川

吕奉先前世的家乡位于东南方向的大陆尽端,若全走陆路,沿途山地丘陵多不胜数,交通极其不便。

故而吕布准备走陆路先往东直到海边,之后再坐船南下。

一开始为了避开东边的青州黄巾,吕布计划先往南行再转而向东,没想到路上遇到了汝南黄巾,此时无论是往东或者往南都是在深入汝南郡,只怕麻烦不少。

因此吕布决定先转道颍川,再继续向东而行。

颍川郡隶属于豫州,与南阳、汝南、洛阳都相邻。

颍川人杰地灵,求学之风极其兴盛,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若要问汉末三国时期,哪个地方出的文臣谋士最多,那无疑就是颍川,没有之一。

颍川有“四长”,分别是荀淑、钟皓、韩韶、陈寔,都是颍川名士,以清高而有德行闻名于世。

而“颍川四长”的背后,便是荀家、钟家、韩家、陈家,皆是钟鸣鼎食的世家大族。

颍川荀家乃是儒家荀子的后人,荀淑生有八子,皆有才名,号称“八龙”,其中排行第六的荀爽也曾参与刺杀董卓的计划。

前世曹操最为倚重的谋士中,荀彧正是荀淑的孙子,而荀攸是荀淑的重孙子。虽然荀彧的年纪比荀攸小,但两人是叔侄关系。

钟家的钟繇、钟会皆是后来的曹魏重臣,亦是着名的书法家。

韩家的韩馥正是前任冀州牧。

陈家的陈群创立了后世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上承“察举制”,下启“科举制”,其地位至关重要。

颍川学子云集,名士众多,人才济济,无数俊彦出身于此,其求学盛况当属全国之最。

吕布慕名而来,打听着来到了着名的颍川书院。

颍川书院确实名不虚传,人来人往的皆是学子打扮的文人,学风之盛可见一斑。

可能是因为吕布一行人都是武人打扮,故而基本没什么人搭理他们。

吕布当然知道,只要自己表露身份,多的是人来奉承自己,但其实根本没必要。

因为即便自己不去找他们,他们也会自己乖乖找上门来。有意入仕为官者,首选的,自然是把一身才学卖与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