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绵竹

“我也不急着回洛阳,我们就先去蜀地看看刘焉究竟在搞什么鬼。”吕布不假思索道。

“得令!”

绵竹城中,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流攒动,往来商贾络绎不绝,吆喝声此起彼伏,竟是一派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吕布这阵子见惯了刀兵战事,转而来到这和平繁华的闹市,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刘焉这家伙居然把益州经营得挺不错?

苦思良久,吕布才想明白原因所在。

北面的幽州牧刘虞为人宽厚节俭,对百姓仁爱有加,深得百姓拥护,故而前些年冀州、青州的百姓为躲避黄巾之乱,多有北上前去幽州投靠刘虞,据说流民有不下百万之众,而刘虞皆一视同仁,加以抚恤,帮助逃难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不同于刘虞,益州牧刘焉则是野心勃勃,他提议“废史立牧”,本想请求担任交州牧,到时候自是天高皇帝远,后来听说益州有天子气,便请求改任益州牧,自此割据一方。而凭借着天府之国的地理优势,益州沃野千里,又远离战乱,便成为了多地流民的首选之一。

益州收容难民,人口日益增加,地理位置又偏安一隅,便渐渐成了气候,人口在各州之中,已经稳入前三。

刘焉正是仗着地利,才有了今日之景象。

众所周知,古代州郡的人口乃是重中之重。

在演义小说里,群雄讨董时,讨董联军里叫得出名号的诸侯,实际上也无一不是人口密集之地的州郡长官,而人口众多的郡太守,其影响力甚至能比偏远之地的州刺史更大。

“你听说了吗?”路边有人议论纷纷。

吕布让甘宁回去收拾,独自坐在绵竹城的街边小摊,悄悄打量着来往的路人。

“听说刘州牧准备把治所迁来咱绵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