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名枪一把

刘禅听后轻轻叹息一声,缓缓点了点头,应声道:“诚然如此啊,此等道理朕自是心知肚明,故而方才也不过是发发感慨罢了。然而,倘若待到天下太平昌盛之时,我大汉又能涌现出德才兼备、卓越出众的后继之君,说不准那时朕便能如愿以偿地安享这宛如世外桃源般的闲适生活啦。遥想人生匆匆数十载光阴,咱们究竟是为何而生,又因何而活呢?”

就在这时,只听得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众人循声望去,但见张剑正迈步朝这边走来。他走到近前,先是向着刘禅躬身行礼,然后直起身子,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朗声道:“依在下愚见,人生在世,乃是为了达成自身的理想与抱负。古往今来,芸芸众生皆背负着各自的责任与使命,正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注定要不断地去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方能不枉此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剑再次开口说道:“一个人若是失去了志向,那么又怎能去谈论完成那些所谓的伟大事业呢?要知道,每个人所怀揣的志向都是各不相同的啊!像陛下您这般拥有着宏伟远大的抱负和理想,现今天下即将实现大一统,这无疑意味着陛下已经成功地达成了一项重大的志向。”

听到这里,刘禅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并回应道:“子君所说的话确实是至理名言呀,朕此次来到这宛如仙境般的地方,心中偶尔会产生一些感想罢了。”

这时,一旁的诸葛诞不禁叹息一声,感慨地言道:“陛下啊,微臣年轻的时候同样树立过宏大的志向,并且还稍稍实现了其中的一部分。然而,时至今日,尽管微臣选择了隐居生活,但内心深处的那份志向却依然未曾磨灭。所以说啊,这种隐居于尘世之外的行为,并非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属于消极之举,相反,在某些时候它反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表现呢。”

刘禅一脸疑惑地问道:“此话怎讲啊?”只见诸葛诞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微臣来给陛下举个例子吧。想当初,孔明在隆中的时候一直过着隐居生活,静静等待时机到来。陛下您觉得他这是一种消极处世的态度吗?实则不然呐!他那是在默默地守候一个真正适合由他来辅佐的明主出现呢。要知道,以他那时的名望,再加上与刘表之间有着亲戚关系,如果他真想出来当官做事,恐怕并非什么难事。然而,他并没有选择投靠刘表,而是一直在耐心等待,直到更为杰出的主公——也就是先帝出现为止。”

听到这里,刘禅不禁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嗯,确实有道理。不过,要是先帝当初没有亲自前往隆中拜访相父,难道相父就要一辈子终老于隆中之地不成?”诸葛诞轻轻地摇了摇头,反驳道:“倒也未必如此。依臣之见,凭借孔明的卓越才能,即便他不出仕为官,也完全有可能在其他领域展现出非凡的光彩呀,陛下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刘禅微微颔首,感慨地说道:“确实如此啊,先生您说得太对了!世间众人皆有所求,而对于朕来说,当下最为迫切的心愿便是终结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乱纷争,使得国家得以统一,让黎民百姓能够重归安宁祥和的生活。这些年来,百姓们历经磨难,饱尝战火之苦,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妻离子散,更有甚者已是家破人亡,实乃令人痛心疾首啊!”

诸葛诞闻听此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轻声言道:“昔日先贤曾经说过:‘仁者无敌’。依微臣之见,陛下心怀仁爱之心,定能横扫天下,成就千秋霸业!”

刘禅不禁开怀大笑起来,拱手向诸葛诞施礼道:“承蒙先生的一番美言,这短短两日与先生相处,朕真是受益匪浅呐,在此多谢先生的教诲和提点。”

诸葛诞连忙谦逊地回应道:“陛下您太过客气啦,此乃微臣分内之事。”

刘禅稍稍整理了一下衣袖,然后郑重其事地说道:“朕尚有要事需前往广陵处理,今日便要与先生辞别了。还望先生多加保重贵体,若有机缘,咱们日后定会再次相见。”

于是,诸葛诞亲自引领着几人缓缓走到了大门之外。他站定身子后,轻轻地拉起了文云那略显稚嫩的手掌,语重心长地说道:“文云啊,你如今承蒙陛下厚爱得以留在其身旁侍奉,就务必要忠心耿耿地报效国家,切莫辜负了陛下对你的知遇之恩呐,可一定要牢牢记住为师的这番话呀!”说罢,诸葛诞满含期许地凝视着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