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获全胜

要说这个杨洪确实料事如神,黄元只是个赌徒加草包,所以在占领了一座小县城后便大肆劫掠、火杀城池、强抢民女、寻欢作乐,和一般的贼寇没两样。他压根没想到的,平时他印象中窝窝囊囊的太子刘阿斗竟然亲自领兵前来而且还趁夜里自己不备劫营,面对如此勇武的统帅自己的第一反应就是逃,逃亡的方向只能往东去投降东吴孙权。令他没想到的是,刘单早就命令陈曶、郑绰带兵守住了他去东吴的必经之路南安峡口。所以等他到达南安峡口时他傻眼了,前面陈曶、郑绰率领了两千军队列阵以待,后面刘单、向宠、霍弋率领1400名精兵也已赶到,更令他想不到的是向宠的副将已将他原先麾下的数千人马收编成为王师,正在赶来。此时的黄元真可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胜局已定,刘单拍马缓缓而出,大声对黄元的军队说:“黄元麾下的士兵们听着,孤是大汉皇太子刘禅,黄元反叛朝廷罪不容诛,尔等助纣为虐理应严惩,但上天有好生之德,孤给你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有投降朝廷者,孤既往不咎,绝对保证尔等的生命安全。孤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时间一到大军立刻冲锋,尔等好自为之。”说完,拨转马头回到阵中。

刘单的话起了作用,黄元麾下的士兵先是窃窃私语,然后一波波的奔向刘单方。黄元气的牙痒痒,连杀了几个士兵但仍止不住军队溃散。突然,在他身后有几个士兵将他拽下马来用绳子捆绑住押到了刘单面前,刘单命令押入囚车带回京师。于是“黄元之乱”结束,刘单的第一次亲征大获全胜,斩杀叛军三千余人,收降黄元部下六千余人。刘单当即下令班师还朝,当夜安营于旧地,第二天上午抵达成都。

待军兵安抚等事处理完毕后,刘单传令留京文武齐聚于皇宫大殿承德殿,这是朝廷处理朝政的地方,是整个皇宫最宏伟高大的建筑。整座大殿仿昔日长安城承明殿所建,但是规模相比要小一点,由于蜀汉现处于草创阶段,国力甚弱,所以刘备君臣对于宫殿方面的修缮、装饰秉持的是能省则省的方针。现在的皇宫是在原汉中王王宫基础上略微做了些扩建,而汉中王王宫是在昔日的益州牧幕府的基础上扩建的,整体来说比较简单。

整个皇宫有四道门,正南门名承天门,东门名右德门,西门名左安门,北门名玄武门。承天门后即承德殿,后面是明心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读书的地方。再后面是金龙殿即皇帝的寝宫。寝宫之后有一个面积不大的花园,花园两侧各有四座规模较小的宫殿,这里是后妃们的寝宫。东面四处宫殿依次是椒房殿、漪兰宫、淑庆宫、兰馨宫,其中椒房殿是皇后的寝宫,规制较其他三宫大些,现居住着吴皇后。西面四处宫殿依次是洽德宫、明心宫、惠志宫、玉临宫。由于当今陛下刘备仅有三位后妃,故而目前八座宫宫殿有主人,即椒房殿吴皇后、洽德宫王美人、玉临宫宋才人。王美人是皇次子鲁王刘永的母亲,宋才人是皇三子梁王刘理的母亲。

御花园的西北侧还有一组建筑,当中一座宫殿,后面有多所房屋。这里是供太后和太妃们居住的地方,整组建筑统称为养静宫,正殿即是太后居住之地,后面的房屋供太妃们使用,目前空置着。

御花园后方还有一些建筑,其中有供皇子们读书使用的读书处、御膳房、药局、武器库、宦官所、浣衣局等地,最后面便是皇宫的北门玄武门了。整体来说,皇宫是比较拥挤的,可就目前情况来说也只能如此了。

当日正午过后,刘单换上皇太子正装、佩着宝剑来到承德殿,百官们早已恭候。大殿正中十格台阶上安放着皇帝宝座,宝座右下方放着一个形状较小一点的座位,这便是太子金座。大殿中放了六排跪垫,这是供百官们跪坐使用的。刘单缓步走近金座而后坐下,百官连忙列队举着笏板跪拜山呼:“臣等恭请太子殿下金安,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除了看电视,刘单平生还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心里十分激动,他学着电视上的样子说道:“众位大人不必多礼,请起身就坐。”

“谢殿下。”然后百官们各跪坐于自己的座位上。

“众位大人,前次汉嘉太守黄元竟敢趁陛下留住永安、丞相前往问安之际举兵反叛,孤不得已亲点禁军前往平叛,全城百姓皆上城替朝廷镇守都城,所以孤第一道教令是赐全城百姓大宴三天,着益州治中从事杨洪妥善办理此事。”刘单说道。

“臣遵令。”杨洪上前领命。

“孤的第二道教令是立即将叛贼黄元绑缚菜市口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此次平叛,多位大人立有大功,孤奉陛下旨意监国理当论功行赏。王连大人、杨洪大人、吴懿大人在后方镇守京师皆有大功,王连、杨洪二大人皆赐封亭侯爵位,吴懿大人加赏食邑二百户。”

“谢殿下!”王连、杨洪、吴懿三人上前谢恩。

“破虏将军陈曶、偏将军郑绰、禁军统领向宠、太子舍人霍弋随孤平叛有功,陈曶加封为安东将军兼任汉嘉太守,郑绰加封为讨虏将军、向宠加封为讨逆将军、霍弋加封为赞军校尉。”

“谢殿下大恩!”四人上前谢恩。

“各位大人切记,我大汉至今已历四百余载,乃天授之国以统万民安居乐业,眼下我等虽西居益州之地,然我们仍是正统天朝,曹魏乃是篡逆之贼,终有一日我们会将他们覆灭,复兴大汉。大汉万年!”刘单高呼。

“大汉万年,万万年!”群臣跟着高呼。

“霍弋,将此次黄元叛乱及平叛、行赏之事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