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弄起了手中的擀面杖。

望着忙碌中的兰州,欧阳春心绪万千。

鼻子也有些酸楚。

本以为小说家会一直籍籍无名下去。

坚持了这么久,终于得见彩虹。

欧阳春决定,等会就将兰州赠面之事,书写下来。

以后有机会便刊登于小报上。

告诉如她这般郁郁不得志之人,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获得转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咸阳城内。

巴氏商行。

“你们的主人巴清可在?”

赵高带着几名仆从,步入巴氏商行。

掌柜瞧了瞧来人。

华贵衣裳,腰配宝玉,定不是常人。

不敢怠慢,几步上前,“客人从哪来?不知寻我家主人何事?”

“从来处来,寻你家主人自然有要紧事。”

“要紧事?”掌柜疑惑。

刚想询问是什么要紧事。

却见赵高身后奴仆,猛得一瞪,“废什么话?!快将你们的主人叫来。若是怠慢了,你可担待不起!”

见来者不善,掌柜不敢多言半句,连忙应道:“是是是。”

她喊来店中小厮,嘱托几句后,又恭敬的伺候起了赵高。

要是在巴地,赵高如此得瑟,早就被掌柜轰了出去。

可这里不同。

这里是咸阳城。

整个秦国的富贵人可都在此地。

谁知道此人会是何人。

自然不敢得罪。

小厮有了掌柜的嘱托,不敢怠慢。

马不停蹄的往筑地跑。

城外筑地。

“商文君,能否再便宜一些?”巴清望着眼前施工的工人,询问卓子央。

墨纸需求量急剧加大。

巴清为了能尽快拿下墨纸供应,只能继续兴建工坊。

然而,随着秦国与蛮夷的交战正式打响。

人工成本一涨再涨。

再加上他投资了数支千人队。

导致钱财有些吃紧。

没办法像之前那般大手大脚。

“这已经是最低的价格了。”

卓子央咬定价格不松口。

如今,谁都是紧巴巴过日子。

打仗,靠的是钱。

大秦打仗的钱,可不是通过给百姓加税得来的。

全都是大同商行以及其他商人贡献的。

这就导致,这场战争,对于平民倒没什么影响。

该吃吃,该喝喝。

可对于大秦权贵而言,那影响可就大了。

都得勒起裤腰带过日子。

这就导致大同商行奢侈品不好卖。

各大奢靡场所更是生意惨淡。

仅靠与平民百姓的买卖,也就勉强将日子过下去。

可大同商行,不仅得混日子,还得交付百姓借贷后,需要的造纸工坊。

正在修建河道的韩地百姓,也得保障吃喝。

甚至相里勤那边还要钱,用作改进印刷机,还有制作印刷机。

铁甲军的饷钱,王宫的吃穿用度。

都得要钱。

还要给相里勤建圣庙。

等等等等……。

这些时日,卓子央愁的头发都白了。

一度想卸下商文君这个君侯之位,当个普通百姓了。

好不容易逮住巴氏商行这只大肥羊,自然得往死里薅。

“再便宜些,往常一家工坊,修建只需要一千六百金。你现在却要两千金,整整贵了四百金,我要修建十座工坊,那就得多出四千金!完全可以再修建两个工坊了!”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生意也难做,人力价格,材料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我知道,可你涨价也涨得太狠了吧。一千六百五十金。”

“看你也不容易,一千九百七十,不能再少了。造纸一事是王妃下的令,我又怎敢赚钱?这是最低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