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接黄歇招揽墨者的话。
而是转移话题道:“现在最关键的并不是那些墨者,而是该如何应对秦国对于百姓之间的影响力。”
“臣以为,可在秦国与蛮夷交战时,与魏国结盟,共伐秦。只要秦国战败,必遭反噬。”
“不可。”黄歇连忙开口,“大王,秦伐蛮夷,可谓顺应民意,占据大义。若我等在此刻攻打秦国,必遭天下人唾弃。不仅如此,秦国完全可以将讨伐失利一事,归咎于我等。如此,我等便是罪人。在民之口中,不利也。”
“难道要让秦国,行号帝之举?”
“不如……不如我等想办法资助大,小月氏?”
楚王眼神一亮,暗淡惨白的脸色有了丝神采,“此计妙哉。”
只用花一些钱,不仅能让秦国丢失颜面,还能让秦国损失战斗力。
“传寡人旨意,令人前往魏国,与魏王增一同商议援助大,小月氏之事。”
小主,
很快,朝堂结束。
朝中一些重臣被留了下来。
楚王自感时日无多,索性与这些人商讨起了储君之事。
而黄歇没在这些人的行列之中。
自从与秦一战后。
她已经被迫退出了核心圈子。
但黄歇没有躺平摆烂。
既然楚王不叫她,她便去找楚王的丈夫朱英。
来到后宫。
朱英正在带娃。
四岁的公子悼,此时正捧着竹简,朗读着内容。
黄歇快步走了上前,宠溺的捏了捏公子悼的脸颊,“可曾想我?”
不等公子悼回答,朱英立马将公子悼拉到身后,防贼般看着黄歇,“你怎的来了?”
对于朱英的语气,黄歇很不满,“难道我还来不得吗?不要忘了这是谁的孩子!”
朱英警惕的看了看四周,而后语气和蔼的对公子悼,“去外面玩会。”
公子悼颇为听话的离开。
待公子悼离开后,朱英语气温柔,拉着黄歇坐下,“春申君勿要生气,如今正是关键时刻,不可因小失大。”
他开始揉捏着黄歇的身体。
一副小家碧玉的模样。
黄歇怒气渐消,伸手将朱英搂在怀里,“我有点等不及了。如今朝堂之中,哪怕我再如何努力,终究抹不去失败的耻辱。那些死在战场上的将士···。”
她闭上双眼,叹息道:“每时每刻都在质问我,什么时候能给她们报仇。”
黄歇面色狰狞,“我很痛苦,夜不能寐。”
朱英依靠在黄歇胸膛,手指在黄歇软嫩上画着圈圈,“快了。很快整个楚国就是悼儿的,也是你我的。”
“快了是多久?楚王还能撑多久?”
“楚王现在几乎无法站立,全靠宦官抬着。而且时常出现血崩等状况,宫里的御医曾言,大王五脏六腑衰竭,看似如常人,但其实最多能撑三月。”
“三月。”黄歇脸上轻松了许多,“再等三月,我便能和我儿堂堂正正的相认。”
在宫中与朱英温存了一会。
担心会被别人发现,黄歇匆匆离开。
就在她离开没一会。
李园从角落走了出来。
先是看了看黄歇离开的方向,而后走入寝宫。
一入寝宫,便见朱英坐在案桌旁,不知在想些什么。
“弟,黄歇来此是为何事?”
朱英站起身,“来看孩子……。”他想了想,又继续道:“还有她等不及了。想要掌控楚国。”
李园听后,叹了一声气,“悼儿或许无法坐上楚王之位了。”
“怎的会这样?!难不成楚王发现孩子不是她的?!”
“并非如此。”李园坐到一旁,给自己倒了一碗茶,“你可知刚刚楚王留朝中重臣,在商议什么?”
“莫非有关悼儿?”
“没错。虽然楚王想要立悼儿为王储,但那些大臣不同意。她们认为悼儿年幼,不足以把持朝政。这些大臣提议从楚王室子弟中挑选一人过继给楚王,用以立太子之位。”
“放肆!”朱英一拍桌子,“谁人为太子,乃是大王家事,这些臣子怎敢如此?!再者,大王又不是没有子嗣……。”
朱英说到这,顿时一噎。
旋即又道:“纵然大王没有子嗣,可悼儿在名义上就是大王子嗣,既然有子嗣用以传承,何必听那些个大臣指手画脚?!”
“你跟我说有什么用?”
“我去跟大王说去。”
朱英起身,刚准备走,却被李园拉住,“你跟大王说也没用,大王是打算立悼儿为储君,是那些朝中重臣不愿意。”
李园叹了一口气,“毕竟悼儿的年纪摆在这。这些朝中重臣自然希望能有个更适合的人,来接任楚王之位。尤其如今这情形,悼儿压根没有任何胜算。”
现在有个大敌,秦国。
楚国要想与秦国为敌,那必须分秒必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