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外部给嬴子楚制造压力还不够。

在朝堂上,芈宸连同百官同时上奏,要求嬴子楚废除招贤令。

嬴子楚虽然心里明白,但表面上装作困惑的询问道:“什么招贤令?”

“自然是由文镇侯颁布的招贤令,难道大王不知?”

臻马一脸笑意的站了出来,“大王的确不知。”

“大胆臻马,竟然敢隐瞒大王!”一名臣子手指臻马,大声怒骂道:“私自颁布招贤令!”

臻马不急不慢,对着嬴子楚行礼道:“敢问大王,我招揽门客,也要征求大王同意吗?”

嬴子楚笑着摆摆手,“自然不需要。要是人人招揽门客,寡人都得过问一二,岂不是要忙死?”

臻马看向芈宸,“如此,我何罪之有!”

嬴子楚也看向芈宸,“对啊,何罪之有?难不成让寡人因臻马是赵国而来,就处处管辖,甚至招募门客一事,也要插手过问?若真如此,天下该如何看待秦国,如何看待我这个秦王。又如何看待尔等!”

她用手,指向芈宸等人,“尔等想要大秦,无人来投?”

“自然不是。”芈宸微微拱手。

有臣子不死心道:“那招贤令上,分明写着若是大才,可举荐入秦为仕。”

臻马反问道:“若你之门客中有才能之士,会举荐给大王,还是会藏着掖着?”

“这……这……。”那位大臣瞬间无言以对。

如此滴水不漏的作风。

芈宸想到了一个人。

她对臻马说道:“文镇侯,当真是好手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过奖。”

散朝后。

芈宸派人密信臻马,想要与臻马一见。

然而,臻马收了信,却违约不至。

让她极其恼火。

楚系再聚。

经过商议。

认为咸阳城内的局势,对于楚系势力来说,无疑是临死前的等待时间。

咸阳城就好比一根石柱。

楚系势力就是被捆在石柱上的人。

而招贤令是干柴。

臻马正在将干柴,一根根的铺在楚系势力的脚下。

而外来的人才,便是火苗。

一旦点燃。

咸阳城内的楚系势力,只有被烧死。

由于自身被铁甲军这根绳索,捆在了咸阳城。

通过自身去灭这个火,已经不可能。

唯有靠吕不韦,靠吕不韦驻扎在咸阳城外的士卒。

给臻马以及背后的赵姬施压。

只要兵力足够,对赵姬形成威慑力。

主动权便又回到她们手中。

不仅可以解开铁甲军这根绳索。

还能解决掉臻马。

来一个杀鸡儆猴。

抱着这一想法。

楚系势力开始加大对吕不韦的投资。

毕竟这关乎于自身的性命。

还有派系的未来。

她们拿出大半家产,倾注在吕不韦的身上。

让吕不韦尽快招募士卒,以应对赵姬的攻势。

吕不韦自然满口答应。

也按着她们的想法,去招募士卒。

但,最后招募而出的士卒,姓什么,那就不一定了。

招贤令的事,在赵姬的运作下,很快便传到了诸国。

有一些郁郁不得志,或者因身份低贱,不得重用之人,纷纷表示前来秦国。

招贤令的影响虽广。

但在短期内是无法看到什么成效的。

秦国多事,诸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赵国不必多说。

大同交易所已经将赵国蚕食的差不多。

说是赵国。

其实本质上已经成了套着赵国壳子的大同交易所。

唯一没能伸手的地方,也只剩下李牧所率领的边军。

但这也是时间问题。

齐国依旧醉生梦死。

大批文人讨论着诗词歌赋,美人佳酿。

大有和平盛世的虚假景象。

燕国。

蔡泽赶来燕国后,第一时间便找到了故友。

在故友的举荐下,见到了燕王喜。

燕王喜看着眼前的蔡泽,开口道:“不知秦国丞相,纲成君来寡人的燕国,所为何事?”

她面露讥讽,“莫不是秦国罢了你的丞相之位,故而回燕国讨个差事?若是如此,燕国也不是容不得人。”

见燕王嘲讽,蔡泽并不生气,而是拱手行礼道:“多谢燕王,我来此地,是为燕国而来。”

“为了燕国。”燕王喜笑了,“莫非秦国想来攻打燕国。”她一拍桌子,“那你就让秦王楚来吧,诸国惧尔等,寡人的燕国,不惧尔等。”

如果是赵王说要攻打燕国。

那燕王喜必定会战战兢兢,派人前往赵国求赵王勿要冲动。

可秦国说要来伐,燕王喜是一点也不怂。

倒不是说秦国不如赵国。

而是有魏,赵这两大门神在。

怂什么?

燕国和赵国,魏国三国合力,不惧天下豪杰。

再者等秦国攻破赵,魏二国,再怂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