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此时,他才意识到:对面真的并不简单。

在电光石火之间,张耳急忙唤来几位亲卫,让他们去集合抢收粟田的大部队。而他自己,要率领这支小分队,利用胡服骑射战法,再次对秦兵来个“半渡而击”。

然而,他没想到,对面使出了克制的战术!

只见秦军派出弩手下河,利用射程优势,压制住赵军的骑射。而众弩手身后排成了一条条长龙——后面的人组成了流水线,不断将上了弦的弩递给前方的弩手,同时将发射完毕的弩递到后面去上弦。

就这样,原本弩手在河中上弦不易的弱点被弥补了。另一方面,赵边骑也不可能到水里来冲击这些弩兵,只能在对射中渐渐落得下风。

而在这几条长龙的掩护下,秦军的工程兵也在抓紧修建着浮桥。

张耳只得一边往后退,一边眼睁睁地看着对面的秦军在有序前进...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我们诱敌成功了,但真的能战胜对面这支秦军吗?”

他不由得怀疑了起来,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作战。

洛水对岸。

看到这支临时拼凑的秦军凭借新战术,这么顺利地就顶着赵军的胡服骑射过了河,杨熊这才对章邯刮目相看。

“看来,章邯将军让我们加练的这些科目,也并不是空耗精力!”

他清楚的知道,只有顶在最前面的弩手是出自精锐的中央军。那些邢徒不仅抢修了浮桥,还组成了弩手身后的长龙,居然也在刚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杨熊顿时觉得,有这么一个“多做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的领导,也多是一件美事啊!